为全面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更好地把握“双减”导向下如何有效布置作业,本班特拟定语文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方案。
(一)把握作业育人功能
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将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情操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等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自然渗透,熏陶感染,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二)严控书面作业总量
统筹安排好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课前作业以阅读质疑、搜集资料、查找工具书为主要方式,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自主解决一部分基础性问题;课中作业与讲解、指导、自测、反馈融为一体,体现为听、说、读、写等灵活多样的课堂实践;课后作业是学习的延伸和拓展,必须严控书面作业总量,适当加入阅读、实践类作业,要根据学情合理规划作业结构、完成时间,设置分层作业,体现难易层次。
(三)创新作业类型方式
随着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全面使用,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一系列变革。单一的、重复的、一成不变的作业题型已经不能满足新的课堂教学要求与理念。语文作业要紧扣学科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发展水平,结合当前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和学生发展需求,创新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设计质量。
要在突出作业趣味性的基础上,强调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为突破教学重难点做好准备与铺垫;为巩固强化方法、策略的迁移与运用创设场景;作业设计中,特别关注单元语文要素与“交流平台”的“示例”指向,关注单元导语页、课前阅读导引、文中的“泡泡”、课后思考与练习等提示,把这些要求过程化、具体化,不另起炉灶,不拔高要求,实现编者意图。
设计类型多样的语文作业。书面作业要避免机械重复、呆板无趣,可运用词语接龙,制作知识卡片、名言书签、名句归类等形式;强化生活用语的口头表达类作业。口头表达作业,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进行文明得体的表达与交流。如配乐朗读、好书分享、班级演讲赛、课本剧表演等。创设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类作业,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发展语文核心素。
(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的难度不能超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和内容标准,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准确把握作业难易度:区别“会认字”与“会写字”的教学要求;区分“了解”与“理解”、“感知”与“体验”、“认识”与“运用”的程度;注意思考练习中“选做题”的特别要求;避免低段教学高段化,高段教学低段化。坚决清除偏、难、怪、严重脱离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作业题。
(五)规范强化作业批改
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批改正确规范、评语恰当。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