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提高课堂质量的关键在课前准备,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一是提升专业素养。我们教师的职业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所以,我们要靠每天的阅读、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有的老师每天也跟很多教师一样,在勤恳地抓学生的阅读、写字、计算,可是,你有没有停下来思考一下,为什么一直努力却效果不好?别人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就是专业能力高低的体现。我们可以通过看教育教学的教学案例,可以看教学随笔,可以看教育学、心理学论著,也可以看名师的录像课等,不断地在日积月累地学习、反思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他备一节课要用一辈子。李镇西老师说,他备一节课只需15分钟。说得都是注重平时日积月累地学习、储备,最后才能达到厚积薄发。
二是对课标、教材、教参的钻研。首先是对课标的学习,一定要明确每个学段的各个知识点的要求,还要了解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间的联系,才能准确定位本学期的教学重难点。然后,要通读整册教材,了解每个单元的知识分布、联系,一般情况下都会呈现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后是对每篇课文、每节课的教材、教参的钻研。读懂编意图,深入解读文本。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上网查阅优质资源,利用一些好的课件、设计等,但是一定不能直接拿来就用,要进行修改。总之,认真深入地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所在。
三是平时注重 好习惯的培养。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一定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特别要注重学生的阅读、书写、倾听、思考以及自主学习等习惯的培养。
四是要注重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的营造。人是很容易受氛围感染的,所以,班主任及各学科的教师要齐心协力,通过树立榜样,看见每一个同学的优点、进步的地方来营造积极向上、向善的氛围。这里要特点注意两点,一是要关注全体,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哪怕现在他考不及格,作业完成不好,但是一定要不断鼓励他,找到他的优势所在。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并进行培养。二是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需要,并想办法去满足他。要看见每个人的努力,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进步。这样,能让每个同学感受到,这是一个充满爱的班集体,只要我努力,就能获取成功。
所以,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要靠平时的努力,所谓“功夫在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