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哭就哭,似乎,只有女人才能享受这个权利。
换成是男人,想哭就哭,恐怕要被人耻笑了吧?看来,男人“难”,不是空穴来风。
“想哭就哭”,这话,是我刚才送给一个网上女友的,不,应该是闺蜜。
她喜欢读我的文章,由来已久。空间里面跟我点赞、互动,也一直积极踊跃。只是有时候空间被禁言无法互动,但是,每天,她也会在聊天平台跟我互动留言。
这两天,突然间,没有发现她的影子,怕她有什么事,于是,中午睡觉的时候,给她留言,“午安”!
刚才醒来发现她的留言,“最近这两天心情不好,没有问好、互动,谅解!”
我马上问她,“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家姐前天走了”。
“亲姐?多大了?知道了,想哭就哭吧,哭出来会舒服些”。
我知道,这个时候,说什么“想开点”“保重身体之类的”都是废话,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她发泄情绪,把悲痛利用所有可能的方式排解出来。
上午,刚刚认识一个抑郁症患者。28岁了,抑郁11年了,时好时坏,让他苦不堪言。
他在抑郁症患者群里的阳光论坛里有文章,介绍自己的发病过程,表现,努力,反抗……希望我能去认真地看一看。
我去了。我看到的是一个极其缺乏自信,极其矛盾的一颗正在痛苦彷徨着的心灵。
起初,他不敢写出来,怕家里人和亲人耻笑他。他想做点什么,可是,找不到理解支持自己的人。
正如很多个抑郁症患者一样,比如陈巍,创建了郁今香心理互助组织,为别人服务的同时,更是为了治疗战胜自己的病魔。
这个年轻人也一样,想为抑郁症做点什么……可又觉得自己有点自不量力。
他问我,“你不觉得我很疯狂吗?”
我问他,“你读过我的文章了吗?我比你疯狂得多!我抑郁的故事发表在很多文学网站,很多人都知道我的病啊。”
我告诉他,这句话我常常挂在嘴边,它是我人生的提炼,“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我们活着,绝对不是为了活给别人看的,活给自己看。按照自己的心的指引,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只要不是违法犯罪!”
他非常感慨,“做自己?我太需要有人鼓励我做自己了。我到处受着家人和周围人的束缚和牵绊,畏首畏尾,不敢做自己。没有人鼓励我做自己,都是教导,说教,让我改变,让我顺从”。
人,怎么能没有自己呢?怎么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没有自我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即,我把我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遗憾亦美丽》发给了他。文章也来自于跟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聊天。其中就有一句话,“做一个真实的自己,而不是一个完美的自己”。
唯有真实,人生才能简单;唯有简单,人生才能快乐。
他像是遇到了知音,希望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如果他有什么问题时,可以帮助他。
但愿,我可以帮到他。我更希望,他可以好好地做自己,做一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把心打开,让阳光进去,多一些氧气,赶走心里的阴霾,走出抑郁症,走进灿烂的明天!
当今的抑郁症患者,包括太多健康的人,步入了一个很大的误区而不自知。他们把抑郁症妖魔化了。似乎,抑郁症是很丢脸的事,因此,讳疾忌医。大多数的患者仍然徘徊在医院之外,得不到及时的咨询和治疗,贻误了病情,最后导致了可怕的后果:或者长期被病魔折磨,或者自杀……
一人有病,全家遭殃啊!
长病有错吗?相信,没有哪一个人愿意有病。可是,我们怎么能把抑郁症患者等同于犯罪,谈起来色变,不能正确面对?我也承认,当今中国,心理干预机制,心理治疗还不完善。我们很多抑郁症患者只是被动地吃药,吃药,物理的治疗,极少有心灵关怀。这是我们的悲哀,可是,也是我们的机遇。我们自己,完全可以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共同努力,一起来认识抑郁症,打败抑郁症!
可喜的是,这个年轻人,已经开始觉醒,不但敢把自己的病情写出来,还想为抑郁症做一点什么。像陈巍,像我,像很多抑郁症患者一样。
谁说“风过无痕”?看看吧!那些大风过后的落叶满地,残花败柳,不都是风过之后留下的痕迹?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的伤痛捡起来,理顺,理出个头绪来,找到它们的成因和防护措施,以帮助那些已经身陷病魔或即将患病的人们。
是的,红尘很深,人世浮华,哪能没有烦心事?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做就做,想追就追,这是我们本来的模样。
人无完人,事无完美。功名利禄一场过,多大的筐装多大的重量。
活一场清楚,活一场轻松,没有那么大的筐,咱的办法只有一个:尽量少装!
智慧,才是最轻便的行囊。
带着智慧上路,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