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开始,班里会跳绳的孩子只有几个,作为本学期的重点练习项目,孩子下午也增加了特色户外时间,以使孩子尽快掌握这一技能。
一开始的户外活动练习跳绳,我反复示范,讲解动作要领,个别会跳的孩子示范跳,大家分别练习。只有李诗情等几个小女孩跳的比较连贯。个别孩子动作不连贯,一次只能跳一个刘子千这时候跑过来“老师,我跳不过去”我仔细一看子千未等到绳子完全到达便提前起跳。这些问题是因为他尚未掌握跳绳所需的节奏感和身体各部位的协同动作。为了帮助他学会跳绳,先是纠正了他的站姿和手臂摆放位置,随后教授了他正确的跳绳方式,先将绳子甩到前方,然后再进行双脚跳的动作。
但是反复重复单调、枯燥的同一动作对幼儿来说难以保持长久地兴趣,每次,练不到几分钟,几个顽皮的小孩就玩起自创的各色游戏,绳子甩来甩去。跳绳是一项协调性很高的运动,要求幼儿手、眼、脚配合协调一致,对那些运动少,协调性差的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长时间自己练习也会比较枯燥。但是怎样让每个孩子熟练掌握这一技能。我把他们叫到跟前给他们每人找了一位小老师(跳绳比较好的孩子)。让孩子一对一的互相学习。分配完毕后,我一边鼓励"小老师们"认真教,"学生们"认真学,边观察孩子们。聪明、顽皮的男孩朱孟实的老师是跳得最好又认真负责的李诗情。
佳佳自己跳得还不连贯,却自告奋勇要当晨希的小老师,她大声对晨希说"你看着我怎么跳,学一学"然后她开始示范,第一次太紧张,脚钩到绳子没跳过去,第二次又没跳过去,第三次摆好绳子双手甩绳,两脚起跳,终于成功一次,我连忙表扬她,"姿势正确,你俩一起,就这样练习,互相看着,看谁先连起来跳2个,谁就学会跳绳了"。
在经过几天的自主练习后,孩子们的跳绳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一天,我叫孩子们一起进行跳绳比赛,小组成员之间比赛,红组比赛的时候,蓝组帮红组对应的成员数数,获胜的小朋友会有奖励,就这样激励着孩子努力练习。
我鼓励已经跳得很熟练的几名幼儿跳出新花样,比如单脚跳、向后跳、边跑边跳等,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孩子们的热情很高,不一会儿都满头大汗。我连忙让孩子们停下稍微休息几分钟并小结了一下跳绳情况。经过几分钟的休息,孩子们又跳起来,还自主性的组成了不同的小组,大家互相交流心得,互相传授经验,忙得不亦乐乎。
教师思考:同伴的进步对孩子依然有着激励的效果。当看到同伴跳的比自己多的时候,自己也忍不住想要再次尝试挑战。内心想要超过他的同伴。
肯定孩子每一次进步的表现仍旧用奖励的方式鼓励他。
通过每天不断的练习孩子们的跳绳技能突飞猛进,这离不开自身的努力还有家人的陪伴和鼓励及同伴之间每天比个数的激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