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和是否关注自己的核心需求、是否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坚定地捍卫我认为重要的事情密切相关。
对安全感的渴望也许在我们眼里显得太孩子气,但对于一个小孩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生存条件。缺乏安全感和保护,会令我们的内心失衡。每个人体验安全感的方式非常不同,比如在爱人的怀里入睡,得到家人的陪伴,或者与亲近的朋友交谈等,都可以给我们带来安全感。
当我们与他人的期望不同时,我们就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我们希望他人不要忽略我们的感受,不要把它不当一回事。不要独断地决定什么是真实的、正确的或错误的,获得理解的经验是培养理解他人能力的基础。
安全感是一种极其主观且常常变化的感觉。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那些试图回避所有危险的人,更容易强化自己的不安全感,因为他们没有建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而内心的安全感偏偏来自一次又一次地自愿放弃安全感,这听起来很矛盾。就好比那些从未离开过生活安全区的人,无法在新的挑战中成长,他们对未知的变化心怀恐惧。
独立自主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在生活中必须独自应对一切,而是能够在与他人的需求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保有自己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并且通过自由意志来决定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