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心理学家齐加尼克的“困惑情境”实验,告诉我们:人们对已经完成的任务,不再具有强烈的记忆动机,而对为完成的任务却记忆犹新。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唯恐完不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唯恐学生学不会,听不懂,就一遍又一遍的讲,讲过后,还经常抱怨:这个问题,我已经讲了N遍了,学生还是不会。今天的“困惑情境”给出了答案。课堂上,并不是老师讲得越多越好,而是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感兴趣。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我的课堂上出现过这样的现象:有个学生在上课时,把我讲的内容都记在了书上,一节课下来,书上密密麻麻全是老师讲的知识点,看似多么爱学习的一个好学生,但是最后的学习成绩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好,究其原因:他在课堂上只顾着记笔记了,并没有对老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因此,对于课堂学习,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听懂。在我们赞叹其好学生的同时,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正如上海那位特级教师一样,课堂上,教师灵活的教学方法,活跃的课堂氛围,恰到好处的时间控制,在我们的心中,这是一节多么完美的好课。在我们平时的优质课大赛中,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一遍又一遍的试讲、磨课、预设好多问题。唯恐课堂中出现一点纰漏。一旦遇到学生回答的问题和老师的预设答案不一样的时候,老师会想尽各种方法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预设的答案,学生实在回答不出来就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但在美国教育家看来,并不是这样。在他们心理,学生应该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学生不应该全部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其实,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每天都带着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离开课堂。即使学完一个章节或一门学科的知识后,也应该让学生带着与该学科有关的仍需要进一步钻研的问题走出课堂,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以长期保持。
在讲课过程中留有余地,其实用在我们自己身上也是特别明显的。在我们经常的外出培训时,比较喜欢的是专家们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讲,不太喜欢一直和台下老师互动的专家,因为,只要专家们在台上一直讲,我们就可以在下面自由自在地听,不必理会他们讲的什么。但是一直喜欢互动的专家,就比较烦人了,如果一不留神点到自己,还要仔细思考,如何回答,回答不出就比较尴尬了。但是,最终结果是,一直和我们互动的专家讲的内容,我们印象会比较深刻。因为他给了我们思考的空间,让我们的大脑真正动起来了。滔滔不绝的讲,也只会像过眼云烟一样,一闪而过。教师听课是这种状态,那我们的学生呢?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道: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识地留下来不讲,这句话真是齐氏效应在教育中的经典诠释。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深度备课,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精练自己的语言,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我们的学生更好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