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学生吵闹的情况。如果一个班级闹哄哄的,就什么事都做不成,也没有所谓的成绩可言,孩子们的读,写,算数都不会进步。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无法提升,品格无从建立,也无法培养良好公民应具备的道德观。如何让吵闹的教室变得安静?在网上一搜索,各种各样的管理方法,技巧,干货,妙招奇出。结合自身所面临的情况用起来,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大部分孩子之所以守规矩,像雷夫说的一样,是因为他们害怕。这确实能让孩子们做到,学到一些东西,但雷夫提到,他要得更多,除了让孩子们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外,难道不也应该帮他们成为更好的人吗?
如何让孩子们在不充满害怕情绪的教室里学习呢?他提到了打造无恐惧教室。他具体做了这四件事:1.以信任取代恐惧2.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3.纪律必须合乎逻辑4.你就是榜样
1.以信任取代恐惧。和孩子们讨论这个议题,举了一个例子:有人向后倒,由一名同学接住。学习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如果不小心破坏信任,就算有赢回的机会,但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2.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做出的任何承诺都要说到做到。以实际行动去完成我们的承诺,不需要和孩子们长篇大论的谈论我们多么负责任,就可以建立起我们和孩子们的信任。
3.纪律必须合乎逻辑。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可以不公平。不可因为一个人的过错惩罚全班人。不可因为行为不当,就不准孩子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如:不能因为孩子没有用正确的方式打球,就不让他打球了。可以罚他,但不能不允许他参加活动。
4.你就是榜样。你要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一定要先做到。想要孩子们做到认真勤勉,和气待人,那你就一定要是认真勤勉,和气待人的。想要孩子不迟到,那你就一定不能迟到。
打造无恐惧教室并非易事,可能得花上好多年的时间,但这么做是值得的。雷夫提到的打造无恐惧教室我是十分认可的,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在老师还是学生中,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学生不怕老师。意思也就是老师管不住学生,学生不听老师的。而我也常常反问:“为什么要学生怕老师呢?”一定要学生怕老师才能让他们学到东西吗?教育难道是为了让学生因为权威,害怕而服从于我们老师吗?教育应该是让学生成为更好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一个只会服从听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