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山·作家之眼10/15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是我们从小人人会背的古诗,告诫我们要珍惜粮食。可是,在桂林景区却发生了一桩随意糟蹋农民伯伯的粮食还轻蔑地笑的丑闻,将素质两个字丢到脑后。
看着视频中老奶奶看见游客随意踩踏稻谷,老奶奶心疼极了,忙喊不要踩稻谷,游客却不以为然,继续我行我素,甚至还在哈哈大笑。老奶奶忍不住发飙,骂游客有钱了不起啊,她不要游客的钱,她只要自己的稻谷。
多么朴素又卑微的念头,却被这些自以为是买了景区门票的游客,就是高高在上的上帝,随意践踏别人的劳动成果。
要知道,一粒稻谷的成熟需要经过播种、插秧、施肥、除草才能收割,中间的艰辛只有当事人知道。遇上天气不好,雨水过多导致田里积水了,还要冒雨去放水;干旱了还要抽水到田沟里,保证禾苗吃到水。
小时候看见下着倾盆大雨,外婆半夜急忙起来喊进舅父到蹈田里把水给放了,天还没有亮又跑去田检查秧苗的情况。印象最深的是外婆家旁边的两户人家还因为给秧苗放水,把另外一家的秧苗差点淹了,两户人家差点打起来,此后不相往来。
那时候我还小,不懂得大人们为何会因为这点小事就红了脸,甚至动了手。但现在想来,那不仅仅是水的问题,更是对自家辛勤劳作成果的珍视与保护。每一株秧苗,都承载着农民伯伯对未来的希望,是他们汗水与心血的结晶。
视频中的老奶奶,她的愤怒与无助,是对这种不尊重劳动、不珍惜粮食行为的最直接反应。那些游客或许只是一时兴起,却未曾想过,他们的脚下踩踏的,不仅仅是稻谷,更是老奶奶一家人的生计,是无数个日夜辛勤耕耘的期待。
没有谁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每一份收获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努力。我们应当学会感恩,感谢那些用双手为我们创造食物的人,感谢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的生活得以丰盈。
作为游客,文明出行,应当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而非只会被古诗《悯农》,理应落实到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