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凤蹦跳着高高兴兴地跑出去了,回来的时候脸上却不好看。一整天,看样子都是闷闷不乐的,虽然排节目时还是很认真积极,但却不似往常那样话多。
田雨生立刻觉察到了吴亚凤的异常。应该说,他已经习惯了吴亚凤在他身边的那种积极热烈的感觉。自从一起来到这文艺宣传队,吴亚凤就一直在生活上工作中特别地帮助他,照顾他。而他与她也有许多共同话题,各方面都谈得来,因而在工作中合作得特别愉快。吴亚凤是个女强人,女能人,敢做敢干,心思缜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帮手。说句心里话,没有吴亚凤全方位地站在他身后协调各项工作,他田雨生的工作不可能干得这么顺手。他田雨生的军功章里,说有吴亚凤的一半也不为过。他很高兴能够拥有她的友情,他也很看重这份友情,他真心地希望,他可以和她成为一生的好朋友,工作中的好搭档,在这个小小榆树坡的舞台上,好好地大干一场。
田雨生知道吴亚凤对她的心思。他不忍伤她,他暗暗希望当吴亚凤知道了他与刘彩云订婚以后,就打消她本来的念头,两个人也不捅破这层窗户纸,就当从来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就这样一直做一对好朋友,一直这样下去,一起在榆树坡做出一番事业来。
田雨生悄悄找到刘彩云问了一下,果然刘彩云忍不住告诉了吴亚凤田雨生想要去她家提亲的事。刘彩云一直把吴亚凤当成贴心的女伴,因而就偷偷地把自己的小秘密告诉了她。
田雨生倒没有怪罪刘彩云,早晚得有这一天。他想找机会跟吴亚凤谈一谈,可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吴亚凤也没有给他机会,除了工作上的事,连多看他一眼都没有。这让他心里很是不妥贴,晚上竟然史无前例地失眠了。想到以后吴亚凤有可能再也不和他那样亲密,再也不帮助他,甚至有可能像赵英杰一样弃他而去,他竟然很是慌张,竟然惴惴地折腾了一整夜。
第二天,田雨生还没找到机会和吴亚凤单独说话,队上又发生了新鲜事,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引开。九点多的时候,大队院子里来了两辆马车,车上坐了二十几个年轻人,都拿着行李,一涌进了大队部。原来,这是县里来的知青,以后要在榆树坡扎根,生产生活。
赵书记热情地接待了这些知青,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把他们分成五组,分别安排在六队至十队。据说,以后还会陆续有知青到这里来,再安排后来的到其它几个队。
这五个队的队长都陆续来到大队部领人,田雨生、吴亚凤等几个青年代表一直在队部负责接待,给他们烧热水,介绍这里的情况。田雨生见这些青年个个白白净净,文质彬彬的,待人接物都极其礼貌,知道这些人肯定都有文化,说不定都是城里当官家的孩子,心里不自主地产生了许多敬意。听赵书记介绍这些人都是下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以后会和他们一起生产劳动。只是他们的父母和家都在城里,早晚他们也要回家吧?不知道他们会在这里呆多久呢?
中午,赵书记特意告诉食堂多做了二十人的饭,招待这些知青吃顿热乎饱饭。宣传队的青年们都非常热情,主动让知青们先吃,都主动帮他们盛饭端汤。吴亚凤一扫之前脸上的阴霾,比之别人更加热情地招待着这些稀客。这些知青的到来,宛如给她的血管里注入了一管新鲜血液,她突然发现,原来生活还可以有许多新鲜的东西,她居然还有机会认识这许多城里的同龄人,是不是以后的人生也可能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刚刚萌生的爱情破灭了,不等于她就失去了一切。她该振作起来,抓住任何可能的机会,让自己的人生有所不同。她可能左右不了别人,可能改变不了自己的家庭,但她自己,正当芳华,勤劳能干,一定会有许多机会的。她绝不甘心就这样碌碌无为。
分到八队的知青有五个,都是男生。听队长说,将会在生产队院子里收拾出一间房,给他们居住。她自告奋勇,要去帮忙收拾屋子,帮助他们安家落户。毕竟他们都是男生,在打扫布置这方面要比女生差许多。她想去接近这些城里人,这些人肯定有见识,有故事,跟他们在一起,一定会大开眼界,兴许从中自己可以找到出路呢。
新年刚过,宣传队的任务也不急,赵书记干脆就叫六队至十队的队员陪着知青回队,安排‘落户成家’事宜。这一下子人就走了一半。田雨生几乎成了孤家寡人,干脆叫剩下的人帮忙食堂打扫卫生,又收拾了排练场,也就都回了家。
田雨生一直关注着吴亚凤,见她情绪明显好转起来,跟那些知青有说有笑的,吃饭的时候,仍然给自己特别的关照,也就放下心来。但见刘彩云和吴亚凤都陪知青一起走了,热热闹闹地,自己不免有些空落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