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换位换个角度,才是真正的相互理解。
现实社会,往往事与愿违。很多人,为人子女的时候不是桀骜不驯胡搅蛮缠,就是俯首帖耳唯唯诺诺;一旦当了家长,就又是容易体会体验理解“养儿方知父母恩”,换了一副模样苛责要求自己的子女,代表自己闯社会打天下;当了老师的,几乎相似的一直强烈要求孩子、孩子们加倍努力读书学习、做题刷题、考试升级……尽可能的少娱乐不游戏猛上进……反正,往往就是忘记了换位做人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换位做人,不仅仅体现在家庭家风中,孩子们当然也要感受家长的生存生活不易。同样的,换位更要落实在群体团队、企事业单位中。比如上下级、师傅徒弟、同学同事、家校关系、师生等等,有了换位做人才会出现权利与责任、义务的和谐统一。切身利益养家糊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生存之后容易有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然后是知理知礼懂得尊重敬重知敬畏,长辈晚辈之间领导同事之间老师学生之间,不仅仅是朋友式还得有定位。否则,往往是执行力流于形式各守各位不知他人不管他人死活。
换位思考也很是重要。思考只不过是中性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才会有理解诞生,心里有真的思考才是反思深思。换了角度,就是体验式,一般人之间的宽容才是交往交流的前提。有个小笑话——有位妻子平时很是唠唠叨叨过度有加,丈夫很是小烦恼。一天她正在厨房炒菜,丈夫灵机一动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不到三遍,妻子忍不住脱口而出:"讨厌,我懂得怎样炒菜……不用你指手画脚的……"于是,丈夫平静地答道她道:"哈哈,我今天只是想要让你体会,我开车的时候,你在旁边叽叽喳喳、喋喋不休的时候我的感觉究竟是如何的……"
不怕换位,就怕错位,换位思考之后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换位做事。做事最怕情绪失控,生活不是擂台,做事情不需要的就是误会,心与心之间一旦有了误会就会纷争不断。先求同再存异,管理情绪则是开始的最佳然后再去做事,所以我做事情赞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拿鲜花送人的时候,往往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反之,抓起泥巴抛向别人,一定会先弄脏我们自己的手。
换位做人先做人,换位思考是真思,换位做事是本事。生命生活,活着就会有回响回声,恰如山谷幽谷兰香醍醐,唯有懂得换位,才能以心换心换得真心。换位,人与人性大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