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到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赛场就设在八大处,而我们在山上的比赛,用去了整整一天时间。以前我没有来过八大处,这次正好是个到此一游的机会。另外,胸前张挂着一个带队的牌子,还可以赖此不买门票。
八大处就处在北京西山的余脉。西山一到这里,就生长出了三座山,分别是翠微山、坪坡山和卢师山。三座山好像做了商量,排列出了一个沙发的模样,中间一座是沙发的靠背,两边是扶手,而那八座古刹就高高低低地排列在这些山上,在苍翠蓊郁的林木间,伸出了一角一角向上高啄的檐头。据说大悲寺里有真正的修行者,而最有名的一座古刹,就是那供奉了释迦牟尼佛牙舍利的灵光寺,寺中香火自与别处不同。
在这三座山的下面,形成了一个狭长的山谷,并在谷底露出了嶙峋的山石。也不知道是谁,忽然灵机一动,就想出了在这些乱七八糟的山石上刻上历代名印,于是从先秦两汉,到唐宋元明清的著名印章,都被放大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刻在了这些石头上,这里俨然就成了印学文化的艺术长廊了。而在谷底一块比较平缓的地面上,树立起了五座巨大的印石,在每个印石上刻一个一人多高的字,合起来就是“中华精印谷”五个大字。这五个金色的大字分明就是集了苏黄的字,但苏东坡指头蛋大小的字一下子被放得这么大,并涂上金灿灿的油漆,就显现出一股俗气了。
文学和历史部分的比赛就设在印谷。那道文学测试题有点不好做。监考老师的前面排着一个大石桌,桌上有几个瓶子,瓶子里分别插着几样野草,让学生认出这是什么草,在诗经里怎么称呼,是哪句诗,并用毛笔写在旁边的宣纸上。比如“车前子”在诗经里面叫 “芣苢”,那几句诗就是“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这关基本上全军覆没。
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就是香道部分的考试了。考点设在一个山坡上的厅子里面,主考官是一个娴静的美女姐姐,素手纤纤,明眸善睐。孩子们在她的指引下,屏声静气,净手闻香,做出一番规规矩矩的样子。
最难的是地理部分的考试,主考官是一位大汉,在他的面前铺开着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形图,地形图的旁边放着五块各种颜色的石头,他先让考生指出这是什么种类的岩石,产自哪里,然后放在地图上对应到五大洲某个遗产地上,并说出这个遗产地的名称。于是孩子们抱着这些石头在地形图上跑来跑去,怎么都放不合适,有的同学还一度在手机上搜索信息,场面一度比较混乱。
这时候,从山上走下一对老年夫妇,老爷子鹤发童颜,老太太慈眉善目。他们先看了一会这些学生在地图上跑来跑去闹腾的学生,然后径直向我走了过来。原本以为他们要和我聊一会儿天,结果老太太把脸拉下来问我,你是老师?我说是的。她忽然好像生了好大的气,厉声问,你们就这么上课?我孙子回家不写作业,啥都不会,你们老师一天就这样上课?这嘻嘻哈哈的,能学点什么?你们不是在误人子弟吗?
我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回答,而两个老人也嘟哝着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