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好想写点东西啊,很久没有动笔了,即使我并不反感文字。每个人都有兴趣,直到某一天突然醒来,才发现原来我骨子里,喜欢这么一回事。尝试着记录一些自己的想法,慢慢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吧。
说起来,渡过了浑浑噩噩的4年大学,又找了个每天吹空调等下班的闲适工作,差点以为人生就要这样咸鱼到老。还好上个月的某天突然醒悟,开始做起自己的职业规划,慢慢放下了以前爱不释手的游戏,自己的兴趣点也慢慢在职业探索中一一献身,虽然有点晚了,但是幸运的是,我还是等到了它们的现身。
出于自己的功利心,最近也阅读了各式各样的成功学、工具书,也学习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论。《刻意练习》我也买了好久了,一直没有抽空阅读,今天才把它读完。
《刻意练习》提供的练习方法论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
1、专注于练习的投入。
2、收到练习即时反馈并及时矫正。
3、尝试走出舒适区,回想中断练习的停滞点并设置一个小小的挑战目标。
而为了完成以上的几个目标,它还告诉了你几个方法:
1、找一个能够布置作业的老师。
2、遇到瓶颈的时候,尝试着去做一些没做过的事情(尝试从不同的方向来解决问题)。
3、寻找合适的动机来支撑你的练习行为。要么强化前进的理由,要么弱化停下的脚步。
4、边干边学。
诚然,这本书的方法论我是同意的,但是这本书却没有带给我预期的期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刻意练习”火了,无论在哪里,都时刻能看到它的身影。“XXXX是也是一项技能,如何刻意练习?”这样类似的标题随处都可以看到。而它所带给我的方法论,似乎不够厚实。它如同其他的成功学书籍一般,只要浏览一下大致的目录,就可以快速得到整本书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无论是《刻意练习》还是《异类》里的10000小时理论,都有一个观点,就是要不断重复的进行练习。这里不说刻意练习,是因为我觉得一个稍微正常点的人,在练习到了足够长的时间之后,一定会发现适合自己的方法论,不至于一直进行重复意义的练习。而驱动练习的原始动力呢?我认为,来源于兴趣。没有兴趣是难以坚持下去的,就如《刻意练习》里的史蒂夫,如果没有想要探寻自身潜力的想法,我想他是很难专注的配合作者的研究的。
“选择比努力重要”,好像是古典老师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中的一个观点吧,我是十分赞同的。只有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有不断进行练习的动力,才能将职业转化为事业。(想发现自己的喜好可以阅读下《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or《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我没有收广告费的……)有了兴趣,有了喜好,才能专注的投入,这也是刻意练习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
而对于“走出舒适区”,最近1个月来,我想我也一直在运用。早几天,在「三节课」上的「如何用OKR思维制定年度目标」,我已经学会了使用OKR的方法来拆解目标,感觉跟“金字塔原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1、制定年度大目标(大O)(比能力范围高30%,但可触达的目标,不要轻易调整目标);
2、拆解目标达成的方向(小O)(通过分解大O得到,与大O强关联,不要超过3条);
3、给每个目标制定关键结果(KR)(可量化的行为结果,不要超过4条);定期Review,调整KR;
4、给每个KR做行动计划(TODOlist);
这种由上向下的问题/目标拆解方法都是以目的为导向的,更容易设置好“走出舒适区”的程度。
我并不是来搞事的,读完《刻意练习》,还是有所收货的,总结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论,吸收了几个之前没有考虑到的点,让自己更刻意一点,也算不白白浪费了一个下午时间来阅读吧。
1、寻找即时的反馈,在学习工作中尽快找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或者通过总结来发现自我的不足,从而寻找反馈。
2、练习使用番茄工作法进行学习,让自己的注意力更专注,同时也能注意劳逸结合。(番茄休息时间段可以用来休息或者快速浏览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