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帛书本,“人亦大”为“王亦大”,“人居其一焉”为“王居一焉”。
解析
有一个东西浑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之前就有了。它寂静无声,广阔无形,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它便是天地万物的母亲,最初的能量“有”。
我不知道它真正的名字,但是它是从最初的道“无”中而来,所以,应该也是道,我再给它强取一个名字,就叫做“大”吧。
我叫它“大”,是因为它广大无边,运行不息,运行不息又伸展遥远,伸展遥远又返回本源。它是以包容了下德与不德的上德的方式运行,那么如何理解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呢?这点将在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篇讲解。
所以,道大,天大,地大,因为道,天,地,一直是以包容了下德与不德的上德的方式运行。
天地如何做,人便如何做,所以他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众人之先,成为众人的主心骨,领导者,成为真正的“王”,所以说,王亦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为什么要效法地,地为什么要效法天,天为什么要效法道,道为什么要效法自然?人做到了上善若水之后,为什么还要效法地,效法天,效法道,效法自然呢?这些,我们将在第八章,上善若水篇讲解。
这里我们要理解此章的“自然”是指什么。
道,是指最初的能量“有”,由此推论,“有”效法的应该是最初的道“无”。
“无”中没有空间,时间,阳光,什么都没有,无没有主动做过什么,也没有过想为万物之先的想法,却成了万物的宗主,得到了一切,所以自然便是指“无”的无为而无不为。
“无”从来没有为“有”之先过,所以“无”做到了真正的无为。
“有”也做到了真正的无为,而相比之下,“无”没有想过为“有”之先,自然也就没有做过,这是因为“无”中没有所思所想;而“有”想过为“无”之先,也如此做过,这是因为“有”中有所思所想。
(备注:建议从第一讲依序阅读)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禁止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