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爆品课程并非“爆”品。爆品课程的打造是缓慢而艰辛的过程,是找准方向、多轮迭代出来的,不是一下子就“冒”出来了。今天的收获是学到了爆品课程的框架模型和技术性拆解方法,接下来找案例,拆解,模仿。
2、痒点并非真的“痒”。前面对痒点的理解不是很准确,今天听了冰咖啡老师的课程后,对痒点的理解就更加立体了——有多维度、多层次的表现及技巧方法。应用的难点在于:痒点要痒在课程上,与课程结合或相关。
3、有爽点的前提是先“不爽”。设计课程的爽点,肯定难,设计者会有非常“不爽”的过程,越是不爽,憋的大招越大,越会有课堂效果(摆正心态);同时上课时也是一样。
阶段性小结:基本应用框架:龙头(勾、痛点),猪肚(学、练、痒点、甜点),凤尾(查、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