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师大学习有感
上周去河师大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市骨干教师培训。
听了关于部编教材的阅读课的教法,听了有关微课的设计要求,听了云峰老师的阅读课的教法,听了关于文字和教改的内容,听了作文课的写作要求,听了一个教师是如何在公开课的比赛中成长起来的……每个老师的成长都有其擅长的方向,突出的特点。
作为语文老师来说,最重要的是阅读,自己大量的读书,读名家同步课,还要进行摘抄,摘抄教学过程,梳理教学设计。摘抄课堂提问,梳理提问逻辑。摘抄课堂语言,摒弃碎问碎答。
要读理论书,名家散文和很火的书。这是语文老师的教学的根,也是成长的必须之路。
公开课的设计,最重要的是落实到学生如何学习上,这需要一个团队的智慧,当然先要有自己的教学思路。有裸读文本,设计教学思路的能力。这需要名家课的引领。
另外,关于学生写作,最重要是是学生的课前积累,进行为期一周的积累,然后进行交流,之后有老师整理的名家文章的引领。第二步再进行写作,进行批改。第三步是老师的讲评课,要发现共性问题。最后是二次写作(升格作文),每次要整理为电子稿,发表到微信号里,然后再让学生和家长进行留言和点评。
这几位老师大都是河师大附中的老师,他们都打造了自己的特色。第一,他们都热爱阅读。第二,都在坚持做好一件事。记不清是哪个老师说了一句,做事情,要做最用心的做到最好。不要用应付的心里去对待工作。第三,他们都很勤奋,善于把自己的做法都形成文字。在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反思。第四,他们有余映潮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我该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