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是师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
一位著名校长曾提出,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视学生为子女、朋友,“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也就是说,教师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同学生交朋友,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创造融洽和谐的沟通气氛,使学生获得愉快、轻松的情绪体验。教师跟学生坐下来谈心比让学生站着好,让学生离近一点比让其离远一点好,对学生低声交谈比气势汹汹的训斥好。越是彼此近似平等,越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放下架子,作为学生的“大朋友”参与课堂学习的活动,真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开放性教学环境,使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争论,从而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中去。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华丽空洞的说教,更不是慷慨激昂的陈词。学生能得到教师的尊重和关爱,是最能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平时教师把道德讲了一遍又一遍,学生就是不接受,依然我行我素,可是学生病了,教师去看一看,学生就会自责,感到对不住教师。学生生活有了困难,教师帮助解决,学生家有了事,教师去看望安慰,学生就会下决心来回报教师。教师像春雨滋润万物一样把爱洒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既关注好学生,更要关爱学困生,使所有的学生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所以师生关系也是教学质量,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把教师和学生紧紧地连在一起,使师生之间出现了一条心与心搭出的魅力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