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柴生火烧饭洗衣等我是外行,经常给煤烟染成花脸,或熏得满眼是泪,或给滚油烫出泡来,或切破手指。可是我急切要看钟书写《围城》,做灶下婢也心甘情愿。杨绛自称“灶下婢”,不过是出于对丈夫的这份爱,她爱丈夫胜过爱自己。
1.杨绛《弄假成真》竟然让钱钟书想写小说
1943年,杨绛第一部话剧《称心如意》正式公演,此前,李健吾建议杨绛起一个笔名,好用于宣传之便,她给自己起的笔名是根据名字“季康”总被人省略成“绛”,从此“杨绛”之名被记住至今,本名“杨季康”却只有家人这么叫了。
《称心如意》公演前,杨绛和钱钟书都没有固定的收入,写剧本不过是想补贴家用,没想到稿酬只够下一次馆子。她没有放弃,依旧满怀热忱于文学,《弄假成真》创作两个月后发表,读者反响热烈,之后改编的话剧上演后,也大获成功,钱钟书成了“杨绛的爱人”。
钱钟书和杨绛看完《弄假成真》的演出后对杨绛说,他也想要写一部长篇小说。杨绛听后非常支持。而她的支持不仅仅是说说,更体现在行动上。
2.钱钟书写《围城》,杨绛甘做灶下婢
钱钟书开始了他的小说创作历程,可是创作不仅需要全情投入,更需要时间。为此,杨绛建议丈夫减少工作时间,用于小说写作,而她则一力承担家里所有的事物,就是为了节省请保姆的开支。她甘愿为丈夫做灶下婢,她用行动告诉丈夫,她完全支持他的想法,只想让他能创作出一部佳作。
钱钟书在《围城》的序言里说,他要把这本书献给妻子,是她的不断督促,替他挡了许多事,让他有时间用于写作。
钱钟书不通家务,但他体贴妻子的不易,会几十年如一日的给妻子做早餐,会悄悄的自己洗衣服,尽管洗不干净还要妻子返工,可不正是他的贴心让妻子甘愿为他洗衣做饭。
《围城》一经发表便好评如潮,杨绛成了“钱钟书的爱人”。
杨绛与钱钟书,是旗鼓相当的爱情,他们相互扶持,相互体谅,理解对方。我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更希望有情人在婚姻的城池中,寻找到夫妻相处舒适的方式,不要被生活的柴米油盐消磨了年少的真挚爱情。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喜欢的话记得点赞、转发+关注!明天分享的是杨绛一人的优雅生活,友友们记得来打卡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