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八岁到现如今本命年转眼八年过去了,这八年的时间应该说是我整个青春最重要的八年。
八年里我结了婚生了儿子当了爸爸,工作岗位换了六次,从南疆回到北疆过上了媳妇孩子热炕头朝九晚五的生活。
八年前我每天只顾埋头干活,一上班就连轴转两个月没日没夜,整日被三百多口井的正常运转和不断推高的产量任务给压着,那个时候做梦都想干一份有头有尾的工作,这种二十四小时精神高度绷紧的日子太折磨人。
八年里有很多的快乐,也有很多的曲折,总之一切都变好了,不管是现实生活还是精神状态。
说来人生如戏,起初职位被调整时有过气愤、烦躁和不甘,但至始至终心里是笃定的,夜深人静依旧会坚持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未来不需要迎,人生意外走出的岔道或许柳暗花明,正是存了这份信念,后来的路居然真就对了。
于我来说,这八年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八年前的国庆,这一天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爱上了阅读,从那一刻起我才突然领悟体会到什么是精神上的享受。
正如安德烈·纪德在《背德者》中所写的那样:“这次重读了《奥德赛》里的三行诗,记在心里,觉得从诗的节奏中寻到了足够的食粮,可以从容咀嚼了,便合上书本,待在那里,身心微微颤动,思想沉湎于幸福之中,真不敢相信人会如此生机勃勃。”
是的,自从恋上阅读,我知道自己随时可以找到那种令人生机勃发的状态,这于我的生命来说比什么都可贵,从此我的独处才真正开始有了意义。
也是从八年前开始,那个整天左顾右盼爱热闹爱折腾的大男孩终于能够安静下来,能够享受沉稳宁静与平和的心境带给人的那份定力和内心深深的富足。
我记得从那之后开始的四五年,每年的阅读量都在一百本以上,那个时候还写出了不少自认为还不错的文章,于是内心便有些膨胀,给自己立了个flag,决心前五年主要是阅读积累再花点时间练笔,然后再花两年时间写出一到两个令自己满意的短篇来。
也就是说八年前对自己的期许是等到三十五岁时,也就是用七年的时间在工作之外、在文学的道路上能够有一点小小的作为,超越自己。
可现实是复杂的,我追逐梦想的决心也不断受挫。说真的我的目标定的不高,说起来从一开始自己追逐梦想似乎就充满了理性。
认真复盘这八年,自己追求成功的方式至始至终就是极其理性的,我对待理想的方式从来都不是破釜沉舟似的,而是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留余地、留后路。
这些年我时常想,若要做成一件大事,如果总不能放手全心全意去干,恐怕成功的几率永远都很渺茫。
对于写作这件事就像我对待感情一样,一样的充满了理性,很多时候理性一出来,人的可爱之处便消失殆尽了,有趣的灵魂便被掩藏了。
虽然马上都是奔四的人了,但我依然向往做一个纯粹的人,专一的人,特别是精神上的专一。
但现实的我却一而再再而三与自己所向往的理想主义者背道而驰了,因为在我做梦之前早已将通往梦想的路铺垫了一番,徘徊多于前行,这其实是怯弱、缺乏勇气。
木心十六岁就决心一辈子去干文学,后来丢下大学老师优渥的条件独自上莫干山,想到这些我总是第一时间为他那些不得不面对的无数寂寥孤苦的日子忧心,认真计较起来,其实还是对理想不坚定,对现实充满顾虑,对自己没信心,对未来有所摇摆。
回头望望这八年,绊住我前行脚步的都有哪些:对我打击最大的毫无疑问就是父亲查出了癌症,实实在在影响了我近一年多的情绪,再就是韩韩闯入到我的生活,令我有了一番从天堂到地狱的经历,仔细思索起来,这些事情反倒比书本教会我更多,痛苦往往能让一个男人更快的成长,这倒是一点不假。
说完了精神生活再来谈谈近十天的现实。
每天下班带孩子去学蛙泳,脚上的动作分四步,一是趴着收紧双腿,然后脚心外翻,第三步蹬腿伸直,最后夹紧双腿脚板绷紧。(戴三个背夹+泡沫圆筒)
这样训练三天,然后加上换气动作:打两次腿时将双手并拢往前伸直,等到腿打完然后抬头先用鼻子吐气再用嘴巴将剩的气全部吐出,这个过程中吸气都是用嘴巴。(三个背夹+木板)
腿部动作加上换气动作训练两天之后加上手部动作:一是埋头双手并拢前伸,然后抬头的同时双手往两边拨开,接着再双手向肋骨附近抱拢,最后再双掌合十从胸前直直伸出去。(三个背夹+浮袖)
训练两天之后将浮袖取掉,再训练两天之后将背夹全部去掉,孩子的蛙泳也就全部学会了,剩下的就靠他今后不断的游了,只有多练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夹水感觉和换气节奏。
十天来最让人始料不及的是陪孩子学游泳到最后收获最大的居然是我。
没想到这短短的十天,自己的自由泳、仰泳和蝶泳都有了巨大的进步,远远超出了过去五年来所获得的启发,也可能是厚积薄发吧,总之从此后我可以很有信心的说自由泳过关了,蝶泳也找到了最好的训练方式,突破指日可待。
不管这八年经历了什么,是好是坏,也不管现在正在经历什么,是对是错,我始终还是走在一条自我奋斗的道路上,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在此很想说几声感谢,感谢挫折,感谢自己,感谢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