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课目标已推进到让孩子们按几大项格式选材立意,然后在细节上扩写。
按照孩子们剪刀石头布猜出的次序,今天对照目标要求,分析修的作文。修写了《帮妈妈打扫房间》。整个试卷作业纸留下的只有182个格子。修写满了。我们的表演也向方格外延伸出去……
我读到修写道“妈妈一定累坏了”,慧立马举手,站起来就提问“你的这句,我们不明白。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妈妈累坏了的?”欣立马问他“你怎么不加进妈妈的无精打采的样子?”“对的,你可以这样写啊……”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决定让孩子们表演家长回来时劳累的模样……
慧:开门进来,直奔沙发(凳子),重重地坐下,甩甩头发,嘘口气,端起茶几上的杯子,“咕嘟,咕嘟”一大杯水见底了!(真的喝光了她自己的水杯——太投入了吧。)
欣:开门进来,板着脸,两目无神,慢步到床边,伸开臂膀,把自己摔在床上。(欣是歪在学桌上的,很像,事后她告诉我她妈妈下班就是这个样子。)
修:开门进来的家长,把钥匙放在桌上,径直做到沙发上玩起手机。(他说他见到好多家长回来就这个样子,哈。)
言:开门进屋,脱掉外衣,坐下,接到电话,听会,“对不起,今天我哪儿也不想去了,让我息会”(高手哇!)
“让我再来一遍,我想再修改修改……”
孩子们扮演起来乐此不疲……思维发散开了,文章就洋洋洒洒了。推荐阅读一篇,陈建言今天习作。
帮忙
你帮过家长干活过没?你的回答肯定是帮过,肯定也不止一次。那么帮过家长干活,家长是什么表情呢?对了,肯定是开心满意的。
今天,妈妈下班回来。一句话不说就坐到沙发上,搓搓已有很多细纹的脸,手停在那,几分钟也不拿开。
正在家里玩得嗨的我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啊?我怎么没听到开门声啊?”没人回答我。望着妈妈那久久不拿开的手,我不由地走进房间,虚掩起门,悄悄观察她。
妈妈叹了口气,拿开手,歪着头侧在沙发上,脸色灰暗。
妈妈遇到什么事了?喜欢嘻嘻哈哈,嗓门大大的她不正常啊?从没见过她如霜打的茄子——蔫了的模样。可别吓我,一定劳累了!我帮妈妈做些事哄她开心吧!做什么呢?嗯,嗯,就做打扫房间。这可是我平常最不愿干的活。
丘陵一般的被子被我一折二折……共四折叠好!玩了几天的乐高,四下散落,不是人物模型丢了胳膊,就是战车没了车头,还有那航母都散落了好多天,一直没收起来。唉,我的房间如世界大战后的战场,一片狼藉啊。你都说过我几回了!好吧,我都收拾好,你该笑了吧?劳累该散去了吧?听惯你唠叨唠叨的,这会我真不习惯你的沉默和无精打采啊!对了,我也把那个书桌顺便帮忙一下,帮你的忙,整理整理吧……
咦,一股辣椒炒肉丝的气味串进来。有酱油的酱味,肉的鲜味,对了,一定放了糖,有焦糖味……谁回来做饭了?妈妈怎不在沙发上了?
我悄悄地走过去,妈妈猛地回头,对我说,“吃饭吧”。声音还是以前那样洪亮,没变。“妈,你今天没事吧?”
“没事,妈很好啊!”望着妈妈对着我的笑脸和那两排洁白的牙齿,像极了电视里做牙膏广告的明星。这变化也太快了吧!
这是不是我“帮忙”的结果,真的不知道。但晚上我在她手机上做网络作业,看到她和朋友聊天的记录:“谢谢你今天的金点子,你的帮忙,很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