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2呼建荣,中原焦点团队,坚持分享833天

读《道德经》感悟:第17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好的世上代,人民只是感觉到统治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百姓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百姓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百姓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百姓是不会相信他的。最好的统治者悠闲自在,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老百姓都会认为:“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通过对统治者治国之策的对比,再次说明无为而治的重要性。

老子认为如果统治者用严刑酷法来镇压人民,实施残暴扰民政策,人们只会逃避他、畏惧他;如果实行德治,人们就会亲近他、赞扬他。而统治者用无为之治,顺道而行,顺其自然,不勉强百姓,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行事,那么自然而然就是能事半功倍。各得其所,各就其位,各行其是,各得其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安定和谐。做到无为而无所不为。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民众自然不信任他。统治者谨言慎行,科学决策,顺应事物发展潮流,事物自然而然就会圆满成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