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想要求助,但看看周围的人,又不知道该求助谁,好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记得前段时间有这样一则新闻,有一位男子在湖边拍照的时候不小心掉进湖里,他不会游泳,最后在湖里漂了2天才大声求救。
当被救上来后,民警问他为啥不一掉进湖后就立刻呼救,他居然回答:“我看上面人太多了,不太好意思呼救。”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这都事关生命了,还不好意思吗?
可在现实中,这样的事情的确太多了。大部分人情愿为难自己,也不愿向别人开口求助,感觉这挺难为情的。可是,当别人有求助于我们的时候,哪怕自己很忙,有时候都会不自觉地答应下来。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反差的情况呢?这本《如何正确求助》将带我们去探讨求助背后的障碍,以及正确求助的方式和动力。
本书作者海蒂·格兰特,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现任哥伦比亚大学动机学科学中心副主任。多次在权威学术杂志以及BBC、《哈佛商业评论》等重量级媒介发表学术成果。著有畅销书《成功、动机与目标》《给人好印象的秘诀:如何让别人信任你、喜欢你、帮助你》等。
而这本书也正是作者多年来接受过很多帮助之后,并通过一系列的素材及研究结果总结出来的。这也是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数十年研究成果精华。
那么,这将会揭开什么样的秘密呢?
一、求助让我们很难受。
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上,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向别人发出求助的信号。正如刚刚提到的那位男子,即使面临危险,仍不好意思呼救。这背后的一切根源在于:求助让我们很难受。
书中提到了“社会痛”(即与别人交往产生的不适),这来源于社会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个观点。
经许多社会神经学家的研究证实,人们经历的社会痛和生理痛都会涉及大脑的同一个部位,叫作背前扣带皮层,这个部位含有高浓度的阿片受体(负责接收疼痛和奖励),这比大脑的任何一个部位含量都高。当遭到拒绝或者不公对待时背前扣带皮层就会被激活,这和头痛的原理是一样的。
神经领导力研究所的创始人大卫·洛克数年间一直致力于研究并记录了几种特定的社会威胁,这些威胁能够引起疼痛反应。他将这些威胁划分了五个类别,分别是地位威胁、确定性威胁、自主威胁、关系受到威胁和公平受到威胁的痛苦。
正因如此,面对求助时,似乎总会有种很难为情的心态以及怕遭到拒绝的不适感。为了舒缓这种局面,我们更愿意自己去解决问题。即使是走投无路的时候,我们并不会直接发出求助的信号,而是以一种含蓄婉转的方式来获得。这往往也意味着我们经常得不到所需的支持和资源。
二、善用接受求助背后的动机。
研究社会行为的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帮助另一个人的行为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有不止一种潜在的动机来源。简单来说,你帮助别人, 是因为迫不得已,还是心甘情愿?
毕竟在现实中,能做到心甘情愿帮助别人的真的很少。特别是那些长期热衷于帮助的给予者,他们不喜欢拒绝带来的痛苦,几乎总是会同意帮忙,即使有时候他们不得不短期改变他们的目标、愿望以及需求。但是,这类人只占总人数的20%。
可见,大部分人接受求助的时候,仍属于迫不得已的情况。为什么会有被迫的感觉呢?
书中指出,当人们拒绝别人的求助时,他们会经历显著的心理上的不适。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认为只有好人才会去帮助别人。所以,如果我们选择不帮助别人,那我们成什么人了?
同样,拒绝一个需要你帮助的人会造成一种不易化解的僵局,即使我们为此道过歉,也找到合理的理由来拒绝。
再者,当别人向你提出请求时,一旦你考虑拒绝别人,不适感就会随之而来。这就像是一种惩罚,唯一可以避免的方法就是对这个请求妥协,这时侯,你就会感到被控制了。
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进退两难的境地。正是因为这样的氛围下,会让人不得不帮忙的感觉变得越加强烈。
或许你会说,那不正好可以利用这种心理,来达到我们需要求助的目的。事实上,这种现象也不少。比如,在求得别人预先同意帮忙的承诺后,再提出具体的帮忙事项,这样有助于提升得到帮助的概率。这正是因为它加深了拒绝带来的不适感。
又如,借助互惠心理,当某人帮了你一个忙,你会心怀感激并感到一种责任和亏欠。当对方要求帮忙的时候,自然就会顺理成章的答应,哪怕是有所胁迫,也甘愿如此。
三、确保别人意识到你的需要。
当你拿着一大堆文件经过你同事的旁边,正想和他打招呼,却发现他并没有回过头,而是专注地干着自己手头上的活。周末,你的朋友想约你去逛逛,可你因为临时加班,不得不要求她改天再约。
这里面也许有一些人是需要你的帮助,有一些人没有你的帮助也没有关系。但是,作为目睹者的你,真能区分出来哪些是需要帮助,哪些是不需要的吗?
也许你会说好难,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人们很难区分什么时候别人需要我们的帮助。因此,若想提升帮助率,你必须确保别人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在这里,作者列出了四个重要的步骤,以便能够确保我们最终获得别人的帮助。
简单点说,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你的救助人必须意识到你的需求,并确信你是渴望他的救助。你可以直接明了地向他求助,而不是兜圈子。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要让求助变得怪异。比如过分强调同理心、不停道歉,使用免责说明等等。
写在最后
也许你会说,原来求助之路背后隐藏的秘密是这样的,那么我只要好好地利用这个心理就可以应付自如了。
但实际上你这样想就错了。当一个人长期以往被迫接受求助时,这会让他产生很大的排斥感,以至于到最后,他选择了逃避。这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情况。
所以,本书最后一章节还提到了如何强化的作用。如果你也想更加深入了解,那么请快快拿起这本《如何正确求助》,去好好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