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老师在拼命教书,一群不学习的父母在努力育儿!这让我倍感羞愧,因为我就是一个不怎么读书的老师和妈妈。
平时教学工作上,我除了读教材、教参等资料外,很少涉猎其他书目,就是读了,也经常半途而废,所以,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很难有创意。我想,是时候重新认识读书的重要性了。
一个人会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群教师会读书就可以改变一所学校的命运,千千万万个会读书的老师就会改变无数个孩子的命运,进而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
书卷气是一个人最好的气质,书香气是一个校园最好的氛围。
同样道理有书香父母才会有书香子女和书香家庭。
被《中国教育报》评选为“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的李振村,说过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寡妇独自抚养两个刚上小学的双胞胎兄弟。每天晚上,孩子做作业,她就捧着一本书在边上看,一直到兄弟俩考上北京一所有名的大学。大学毕业后,她对兄弟俩说:你们知道妈妈有多苦吗?兄弟回答:我知道,你又要工作又要照顾我们……她说:这倒不苦,就是每天陪着你们看书太辛苦了,其实我一个字都不认识……”
有这样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身为人母,我却未能为孩子树立读书榜样,也没有始终如一的给孩子伴读。女儿上幼儿园和一二年级的时候,我还经常陪伴她读书,可这三年来,总以各种理由不陪孩子读书,自己也不读。自己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等也没有明显的提升,女儿也因缺乏依靠和陪伴而不喜欢读书了,语文素养也明显受影响。
其实我也清楚:读书不是没有时间,而是自己不愿寻找时间;读书不是没有用,而是自己没有读后思考。
读书首先要有正确的读书态度,然后把自己可以拾起来的时间尽可能的用来读书,相信,过程很充实,结果也定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