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看电影《绿皮书》——我最大的爱好应该就是看电影了,但之前没想过要在观影后输出什么,所以看过了就算了,这样时间一长,曾经为之感动的东西也淡忘了。
今天是我第三次看《绿皮书》,电影的整个过程都可圈可点,特别是看到最后,温暖和高潮都来了,直叹这部电影荣获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当之无愧!
1
“绿皮书”是什么
我们先说说交通规则中的“红灯停绿灯行”——因为红光具有最强的穿透力和警示性,能够更容易冲破各种阻隔并被远处的司机和行人发现,所以“红灯停”。那么,为什么用绿色代表“行”呢?那是因为对于人眼来说,绿色和红色组成了一对相互“拮抗”的颜色: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对比特别明显,易于区分。
美国于16世纪初期便开始有了奴隶制度,在奴隶制度的影响下,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不平等问题根深蒂固。
1863年美国曾经颁布《解放黑奴宣言》,美国的黑人开始享有某些权利,但这些权利很快就被剥夺了。1865年美国内战后,南方各州也废除了奴隶制度。但南方各州很快通过了“黑人法典”,限制黑人的权利。
到了20世纪初期,美国的民权运动兴起。以黑人领袖如马丁 • 路德 •金为首的黑人, 通过非暴力抗议和公民不服从运动,争取黑人的权利。但即使这些抗议活动获得了某些成果,种族歧视和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
在美国,不管是政治,还是文化,都一直被白人主导,黑人长期以来被忽视和贬低。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南部多州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对于黑人都有歧视性政策。为了帮助黑人同胞规避风险,黑人出了一个年刊叫《黑人驾驶者绿皮书》,简称《绿皮书》,它详细标注了哪些旅社、酒吧、加油站是“黑人允许”。
而此部电影说的是黑人钢琴家唐 •谢利要去南方巡演,显然,这是一件极具人身危险的事,为保证巡演顺利进行,唐•谢利雇佣白人托尼•利普做司机,兼职保镖、助理、贴身管家,这样,托尼便得到了一本“绿皮书”。
而电影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发生在巡演期间,都与种族歧视有关,其开端和结局就是一个闭合,“绿皮书”就成了电影的一条线索。
2
托尼
2.1 托尼为什么接受了做唐•谢利司机的工作
托尼是一个生活在纽约的意大利裔美国人,退伍兵,原是环卫局的一个司机,负责开车倒垃圾,后来做了夜总会的侍者,兼打手。但夜总会要歇业两个月搞装修,托尼变得无事可做了。
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不高,被朋友调侃为“大嘴托尼”。但他开车技术好,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朋友说他是“当地最厉害的胡说艺术家”。
最重要的是,托尼是一个有很强的家庭责任感的男人。他爱老婆、爱孩子、爱家庭。他可以为了挣50美元交房租而与别人比赛咽下26条热狗,他也可以因为没钱而把自己心爱的手表拿去抵押。为了每周125美元的报酬,他在取得妻子同意的前提下,答应做了唐•谢利南下巡演的司机。
2.2 托尼被唐•雪利打动了
托尼本来是反感有色人种的白人。他的妻子请过黑人到家里干活,而托尼把妻子招待黑人喝水的水杯扔到了垃圾桶。而他之所以愿意做唐•雪利的司机,也实在是因为唐•雪利给出的报酬很丰厚。
但在他听了唐•雪利的第一次弹奏之后,他就知道唐•雪利是一个音乐天才;在他看到唐•雪利独自一人喝闷酒时,他就知道这个孤独的音乐家是一个自律的人;在他捡起了一颗石头想据为己有而被唐•雪利强烈要求还回去时,他就知道这个博士是个有原则底线、不贪图便宜的人……托尼对唐•雪利有了新的认识。
托尼做事也有他自己的原则底线,可以说,他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唐•雪利曾跟他提起“我会被介绍给出席活动的人们,你也是一样的。但维勒朗格这个姓不太好念,所以简化成维勒似乎更便于发音。”唐•雪利建议托尼允许别人把他介绍为“托尼维勒,这样又短又好听”,但托尼拒绝了。他就坚持要他“维勒朗格”这个姓。
因为很强的自尊心,所以那天托尼惹祸了。一天,在雨中行驶时,车子被警察迫停,警察要检查证件并让两人下车,其中一个警察出言不逊,他质问托尼为什么要载一个黑人,而且还说托尼就是半个黑人,托尼二话不说,出拳教训了那个警察。两人也因此而被关进了警察局。
唐•雪利责怪托尼意气用事,不控制情绪,结果坏了行程安排。
最后是在唐•雪利托了美国司法部长的关系之后两人才能离开警局。出来后托尼说“我看不惯他(指托尼打的那个警察)对待你的那种方式”,唐•雪利一针见血地指出“你是听不惯他说你的话才打他的”,并说“我这么多年几乎每天都要忍受那样的话,至少一个晚上你是应该受得了的”——而托尼认为他被警察说成半个黑人,他有生气的理由。他还指责唐•雪利一点也不了解自己的同胞,并说“我住在街边,你坐在宝座上,所以, 是的,我的世界比你的世界要黑得多”。
唐•雪利觉得托尼是说了浑话,他愤尔冒雨下了车,告诉托尼“是 ,我住在城堡里, 托尼, 一个人。而富有的白人让我为他们弹钢琴,因为这让他们感到高雅;但是当我走下那个舞台,对于他们来说我又变回了一个老黑,因为这就是他们真正的文化,我独自受苦,因为我不被自己的同胞接受。因为我并不像他们,所以如果我不够黑 ,我不够白,不够男人,那么告诉我,托尼, 我到底是谁?”
这就是唐•雪利的现状。一个人不表达,不等于他没有情绪。这下,托尼被问住了,此时,他才深切地感受到了唐•雪利的悲哀、孤独和无奈。他的内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并为唐•雪利感到心疼。
托尼似乎更了解唐•雪利了。具有同理心,愿意并且能够理解别人的人,又何尝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呢?
后来,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是因为唐•雪利教托尼写信。在出发前,托尼夫妇约好了写信,但托尼只会写流水账,身为音乐家的唐•雪利决定教他写信,他告诉托尼“要用一种别人从没用过的方式告诉她”。一开始唐是口述,让托尼按照他所描述的情形写给妻子,慢慢地到了后来,托尼也会自如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这让两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亲密融洽的感情。
而托尼妻子读着来自丈夫那富有文采的充满着浪漫情怀的信件,非常开心。她甚至和家里人一起分享这些美好的信件。在此摘录一段,我们感受一下情感丰沛的人是如何表达爱意的:
亲爱的德洛芮丝:
当我给你写信时,我脑海中浮现的是爱荷花美丽的平原,你我之间的距离,使我备受煎熬,没有你陪伴在身旁,一切对我来说毫无意义。知道吗?爱上你是我做过的最简单的事,除了你, 一切都不重要,在我醒来的每一天,我都深信于此。我爱你,在见到你的那天,在我余生的每一夜每一天。
代我亲吻孩子们。
托尼
哈哈,试问有哪一个男人的妻子收到丈夫这样情深款款的信件,会不高兴的呢?
随着了解的加深,托尼也真心实意地维护唐•雪利的权利,并保护他的人身安全。他已经不仅仅是唐的司机,还是私人助理和保镖。甚至是朋友。
在他们遭到白人投来鄙夷的眼光时,托尼甚至对白人竖起了国际手势。
最后一站的演出,因为白人对黑人的歧视,唐不能在他所演奏地方的餐厅吃饭,白人要求要么唐在更衣室里吃,要么离开此处去橘鸟酒吧吃,唐说这样的话这场他不演奏了。
领班赶紧拜托托尼劝说唐,甚至拿钱出来贿赂托尼,托尼气得就要揍打领班。他无法忍受白人给予唐的歧视和侮辱。结果唐制止了托尼,他们去了橘鸟酒吧。托尼对服务员介绍说,“他是全世界最伟大的钢琴演奏家”。唐在托尼的鼓励下走上台进行了钢琴演奏,大家报之以热烈的掌声。后来,唐又和酒吧里的乐手愉快地合作——唐和托尼在橘鸟酒吧里度过了整个巡演里最快乐的一个夜晚。
3
唐•谢利博士
唐•谢利博士,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大师。他从小便由母亲教他钢琴,他在年仅3岁时就首次登台亮相,然后跟随母亲走遍了佛罗里达州。以后有人看中了唐,安排他去了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上学——在那里,他是整个学院的第一个黑人。
18岁时他又在阿瑟-菲德勒的邀请下,与波士顿流行乐团合作,举办首场音乐会。唐不仅是音乐家,还同时拥有心理学、声乐学和礼仪艺术学博士学位。在南下巡演前的14个月,他曾两次前往白宫演出,跟白宫要员保持联系。
唐是一个善良、自律、有教养、有底线、善解人意的人。在出发前,唐致电托尼,亲自征询托尼的妻子是否知道她的丈夫将要离开家两个月,他的家庭能不能接受他连续八周时间的离开——这就是尊重。
唐在和托尼的相处中,了解到托尼说话不够高雅,他直接提醒托尼说话时“注意发音、语调、还有用词”“选词再讲究一些”,并对托尼提出“教你一些简单实用的技巧”。
唐主动给钱托尼以备不时之需,他告诉托尼“想买什么就直接买吧,留下收据就行”。在知道托尼捡了一块应该付钱的石头而擅自占为己有时,他坚持要唐还回去,并表示如果托尼需要,他愿意出钱买给托尼。
托尼在途中要在路边尿尿,并顺便抽烟时,唐很不满,他觉得这是畜牲的行为,但他只是皱了皱眉头。而在演出场合,因为被歧视,唐不能使用演出场合的白人卫生间,他哪怕是要坐20分钟的车程,也要回到旅馆才撒了他那一泡尿。这不仅仅是用“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来解释的,他的宽容是要有大胸怀才能容下的。
而当他看到托尼“趴在石子路上扔骰子”时,他对托尼说“要是你需要钱,找我就行了”,而对于托尼来说,这个小赌,只是生活的一个乐子罢了,何况“他们也一样”——唐说:“他们的出身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你不一样。”并在上车前提醒托尼“拍拍膝盖,上面全是土”。
这让人感觉托尼在唐的面前,就像是一个顽皮的需要教育的儿子一样。这不是中国式的“家长制”,而是唐很清楚地知道:托尼是跟他在同一条船上的蚂蚱,他也应该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礼貌和优雅。
在两人因托尼打了警察而被关在警察局时,唐对托尼说:“拳头是没法帮你获胜的,托尼,只有尊严可以帮你获胜,尊严永远占据上风。”
如此理智的唐却是孤独的。正因自己的孤独,他才更深切地理解托尼要在平安夜赶回家的心情。所以在演出结束之后,他们往纽约赶路。而在托尼实在困得无法坚持开车时,唐让托尼睡在后座,盖着他温暖的毯子,而他自己,做起了司机。
最终在平安夜,托尼赶回到了家,与家人一起吃团圆饭。而唐回到家后,给管家放了假,让他回家跟家人团聚。看着自己华丽而寂静的家,唐想了又想,还是拿着一瓶酒,到了托尼家……
4
写在最后
托尼打开门看到唐的一瞬间,他抱住了唐——这个拥抱,不是客气的见面礼,而是怀着一种深情的拥抱。他们已经由最初的陌生——鄙夷发展到了亲密——珍惜。唐和托尼,在共同度过的两个月时间里,已经成为了朋友。
而孤独的人,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有可能收获友谊。
众人一开始看到唐这个老黑,有点诧异,但当托尼的妻子走出来看见了唐,她满怀感恩地拥抱了唐——她在唐的耳边说:“谢谢你帮他写了那些信”。
人们总是能够接受那些充满善意的人,不管他的肤色如何。而一个人的品德,与肤色无关,与穿着无关,与外貌无关。
后来,托尼和唐一直是好朋友,直到2013年他们相继去世。
Tony Lip and Dr. Donald Shirley remained friends until they died within months of each other in 2013.
所有的美好都是由“善良”来做底色,才能构筑五颜六色的温暖的生活。中国古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本性,但人的本性不仅仅限于“善良”,还有“凶恶”“自私”“贪婪”等等,所以在后天的环境中,人的“善良”其实成了一种选择——而善良是一个人最高贵的选择。
因为善良的人表现出的善意,会像一束光——这束光会让被照到的人和世界变得温暖可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