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名字灵感来源于一本黑人旅行指南,里面介绍了在上世纪60年代种族歧视相对严重的美国南方,黑人可以在哪些餐厅或旅馆用餐或入住。影片改编自真实故事,托尼是意裔美国人,丢掉夜总会保镖的工作后,受雇于黑人音乐家唐,为他当司机兼保镖,跟着后者一路南下音乐巡演,种族、阶级、性格差异巨大的两人,在旅途中从开始的互怼到彼此理解,最后建立起奇特的友谊,不仅仅见识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更重要的是,完成了自我认同与救赎。
《绿皮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另一部高分电影《触不可及》,同样是两个迥然相异灵魂之间的碰撞。托尼身形肥胖,暴饮暴食,满嘴脏话,唐身材修长,饮食讲究,行事文雅;托尼主张及时行乐,喜怒夸张,唐克制冷静,有厌世气质;托尼是烟火气十足的世俗人,唐是孤独的艺术家。
影片开头托尼是一个种族歧视者,他虽然不会当面说,但背后悄悄扔掉黑人工人用过的杯子,为唐工作也是奔着高薪不得已为之。而唐,家里摆放着硕大的象牙,待客时坐在高高的王位上,反映出他极其自尊虚弱的一面,他唯恐被人看轻,唯恐别人将他与其他族类混为一谈。将这样的两个人密闭在一辆汽车里,让他们相处八周,必定会发生许多有趣的化学反应,这是惯用的好莱坞编剧套路。
影片在细节上做足了功夫。一路下来,托尼学会了穿西服打领带,唐爱上了吃炸鸡和开玩笑,托尼为唐开解人生忧伤,唐教托尼给妻子写情书,托尼理解了唐的伟大和勇敢,唐也对自己的黑人身份有了更深的认同。总之,两人齐头并进的发生了变化。另外,影片中前后呼应的细节比比皆是,托尼偷的绿色石头,两次在雨雪天气被警察拦下……
怎么说呢?正因为《绿皮书》太过工整,所以显得中规中矩,缺少一些打动人心的品质。它太想把所有事都点明了,比如托尼之所以能很包容唐,是由于他的意裔身份,两个边缘人的惺惺相惜,影片偏要借人物之口说出来:“你(托尼)也算是半个黑鬼。”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影片那些闲笔,唐就餐付账时被忽略,一闪而过的镜头;对唐同性恋身份蜻蜓点水而过,这也解释了他那么克制、隐忍,是为了避免随处可见的嘲笑;南方黑人和唐隔着公路相望,这也是过去与未来,野蛮与文明的一次照面;托尼说:“我以前在纽约夜总会工作,我知道这个世界很复杂。”一句话不动声色地讽刺了那些狭隘的歧视者。
扮演托尼的演员是维果·莫特森,他为了这个角色增肥40斤,完全看不出当年阿拉贡英俊忧郁的风采。维果提名最佳男主角,但没有获奖。一是托尼这个角色本身没有唐丰富,二是维果身上美国人自由散漫的气质浓厚,五官太冷感(一查是丹麦和美国混血),没有意大利人那种喧嚣劲儿,虽然他的口音和手势学得很到位,让人想起了《教父》。唐的扮演者马赫沙拉·阿里得了最佳男配角,他长得就像一副受过高等教育的样子。
《绿皮车》不仅仅是关于种族问题,更确切点,它是为少数群体发声,包括黑人、移民、同性恋等等,正如唐所言:“如果我不够黑人,也不够白人,或者不够男人,我是到底什么人?”。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歧视无处不在,面对歧视,影片中的主人公唐始终保持自尊,托尼则习惯用暴力解决,导演认为两种手段都有必要。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他们每次遇到歧视时解决的方法都不一样:第一次托尼用拳头解决,第二次托尼拿枪恐吓,第三次他用钱贿赂,第四次唐给总统打电话,最后一次他们罢演离开。
也许少数群体电影从控诉、愤怒的情绪宣泄中走出,探讨如何与世界打交道,解决现实问题,争取合法权利,赢得平等尊严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