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用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继续分享《家庭教育口传书》——一本我被序言吸引的书。
每张纸都是一个孩子
我认识一位画家,他不仅画技炉火纯青,作画的态度也十分认真、仔细,他画画从来都是一挥而就,从不画错一笔。当然,与其他画家相比,他画得慢一些,而且在他下笔以前,总是反复琢磨、酝酿、构思,直到思索成熟,才下笔。 一次,我问他:“你为什么画得那么慢呢?凭你的技术完全可以画得更快一些。” “画得太快了就容易出错。”他说。 “画错了还可以重新再画呀。”我反驳他。“纸上的错误是有机会修改的,但是对于孩子,我们犯下的错误却是无法修改的。因为我们的错误,已经在孩子的心中形成了一生无法抹去的痕迹。” 我有些奇怪地问道:“明明是在说画,怎么又扯到了孩子身上来了?” “在我的眼里,每一张纸都是一个纯洁无辜的孩子。”画家说。 对于一个真正追求美与表达的艺术家来说,每一件作品都是他的孩子,同时,对于每一个拥有真正的爱的父母,每一个孩子都是他的作品。作品如何,要看下笔怎样。因此,在训斥、敷衍、欺骗孩子之前,是应该想一下:这一笔是否慎重考虑了?如果错了,还能否收回?
真正的画家会把每一张画纸当做孩子,细心呵护。有一些家长却把孩子当做了画纸,一时兴起就会乱画一通,哪管孩子会不会被伤害。
现在把孩子当做画纸的家长数量不少,将来又会有多少孩子会被家长们乱写乱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