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了作家汪曾祺的文章,知道了民国时期高中生的周末生活。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以优秀的成绩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他的周末是这样度过的。
星期天,上午上街,买买东西(毛巾、牙膏、袜子之类),吃一碗脆鳝面或辣油面(细若银丝,汤也极好),几只猪油青韭馅饼(满口清香),到书摊上挑一两本一折八扣书,回校。
下午,躺在床上吃粉盐豆,喝白开水,看书,把三角函数、化学分子式暂时都忘在脑后,考试、分数,于我何有哉,这一天实在过得蛮快活。
看来,汪曾祺的周末过得丰富多彩,逛街,改善生活,买日用品和旧书,躺床上看书、休息。
1995年秋,我从乡镇初中考上了县一中,在校住宿。两个星期休一次,我是这样过周末的。
星期六下午,我骑自行车五十多里回家。母亲已经做好丰盛的晚餐,我大吃一顿。早早休息,周日多数睡到中午,有农活时要早起帮忙。下午,我捎着油饼、煎饼和豆腐、花生,再骑车回校。晚上,在教室上自习。
2021年秋,大宝也考上了县一中,走读。也是两个星期休一次,她是这样过周末的。
星期六下午,她步行三分钟回家,我们出去逛超市,吃大餐,回来后做作业或睡觉。周日上午8点起床,吃饭,9点前去学校。
现在,大宝天天待在家里上网课,从早上6点20到晚上10点,节假日也不休息。
看来,高中的生活越来越紧张,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没办法,努力学习是历代普通人最好的出路。而民国时期,一般只有富·人家庭才上得起学,汪曾祺家就是。这说明,社会还是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