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阴中风证条文解析《伤寒论》第274条说:“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主要是里证虚寒饮盛,但也有外证,那就是太阴中风证,太阴寒饮又复感外邪之证。
太阴里虚寒盛,水饮不化津液,感风邪后,风为阳邪,又燥伤津液,四肢不得津液滋养,就会烦痛。
脉阳微阴涩,指的是脉浮取和沉取的脉象,浮取微,微是无力,无表证;沉取涩,涩为细而迟,沉取不足,为里证。
如果这种脉象伴脉长,则说明有胃气,人体自我修复能力正在恢复,向痊愈方向进展。脉长,是胃气尚旺,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长则气治。”《伤寒论》第276条说:“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说:“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中寒,其人下利,为太阴病,里虚寒水饮下利。中寒家,就是太阴病中于风寒。
这里所说的都是太阴中风证。太阴中风有里虚寒水饮不化津液,尚不太重,而表湿较重,又感风邪燥伤津液,所以会四肢烦疼,身重。
太阴之脉本弱,今脉不弱而浮,即太阴病外感风邪,证候与桂枝汤证相似:四肢烦痛,身重恶风,微发热,汗出,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桂枝汤外调营卫,内和阴阳,不单纯治疗太阳中风。少阴中风,太阴中风和厥阴中风皆可应用。太阴中风可以用桂枝汤微发汗,使邪从汗解。
2.桂枝汤方证的脉证、病机、治则和方药辨证要点:四肢烦疼,头痛,项强痛,头晕身重,恶风,汗出,四肢烦疼,喜欠,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或欲嚏不能,脉浮弱无力等。
证候特征:恶风,汗出。
病机:体虚风寒侵袭,营卫不和。
治则:补虚祛风,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方(《伤寒论》第12条等)。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煎服要点: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服药禁忌: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黄芪桂枝五物证的脉证、病机、治则和方药辨证要点:血痹,如风痹状,身体麻木不仁,或四肢烦痛,或头痛头晕乏力身重,恶风,汗出,脉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或脉微涩,寸口关上小紧。
证候特征:血痹,身体肌肤麻木不仁,恶风,汗出。
病机:气虚血滞,风寒外袭,腠理不固,营卫不和。
治则:补虚祛风,温通血脉,调和营卫。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煎服要点: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服药禁忌:由条文“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的体虚胖体质可知,本方不宜用于消瘦虚弱体质者,腹寒胀满者也不宜用。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血分病辨治属于太阴病范畴
血分病属于太阴病的范畴。因为血乃水谷之精微所化,其生成在于中焦。中焦为太阴所属。
《灵枢·决气》说:“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血的生成就是中焦接受真阳及脏腑之气而为中焦阳气,在这种阳气的温运和气化作用下,汲取脾胃所受纳运化的饮食中的水谷精微物质,变化为红色的在脉络中运行而濡养周身的血。
正如《灵枢·痈疽》中所说:“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
太阴病为里虚寒水饮证,其关键病机就是虚寒,治疗大则就是温法。
而从血生成的过程来看,一是中焦受纳运化的水谷精微;
二是中焦阳气的温运气化。其中阳气的温煦和温运特别重要(“温煦”为温暖、和煦之意,可温暖人体内外体表及脏腑组织器官,有静的意义;“温运”为各功能器官特别是中焦胃气,在温的作用下发挥代谢运化气化等功能,有动的意义。
所以,此处温煦和温运可以并列提出)。
水谷精微之“汁”不得阳气的温运气化则不能变化而赤为血;而全身之气血不得阳气的温运则不能正常运行。
所以,在临床上治疗血虚、血瘀等病证往往需要温热的药物,如附子、干姜、黄芪、肉桂、当归及川芎等太阴药。
从营血二者之分,营为血中之清轻精华部分(含氧充足),为里(血)中之外,从三阴定位来分,属于少阴范畴;
血为血中之重浊部分(含氧相对不足),为里(血)中之里,从三阴定位来分,属于太阴范畴。
因此,血虚、血瘀、血痹等血分病变都从太阴来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