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65天,躬耕简书365天。挑战日更365天终于有了成果。一张红红的喜庆的365天日更图赫然显示在消息里。内心深处波涛汹涌,写作人,坐得住冷板凳,自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坚持不易。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即天下所有的难事都是由简单的小事发展而来的,天下所有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来的。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得从简单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
挑战日更的路上走了王阳明路线,模仿他七天格竹精神,让自己勇敢地走在创作路上,风雨无阻。所以特意分享大家圣贤之做法。行动力专注力是双翼。唯有创作不可辜负,流年似水,不辜负生命。
一、王阳明格竹的故事
“格”即推究;“物”指客观事物;“致”即求得,“知”即知识、智慧或道理。格物致知即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一心想成为圣贤,早年笃信朱熹的学说,曾对朱熹 “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的方法付诸实践。特意 去“格”亭子前面的竹子,也就是对着竹子进行观察,苦思竭虑, 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能够格出竹子之理 。结果是竹 子之理没有“格”出来, 换来的却是刻骨铭心的失败,自己更因此而病倒了。从此,王守仁开始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王阳明当时以为这是由于自己没有做圣贤的 能力,之后方才明白,“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这就是 “王阳明格竹”的故事。
王阳明在《传习录》下卷中讲述了自己格竹的这件事,意在 表明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论是错误的,进 而阐述了自己“致良知”的心学理论,认为 求知明理的方法当是面向自我的内心,发扬自己本心的良知,将之推广到身外的万事万 物上面。
从王阳明格竹的小故事里面,我们不难看出,王阳明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以来的两个圣人之一,靠的就是他勇于实践、敢于怀疑和挑战。
孤独地走在日更路上,吟诵着汪国真的诗句向前进: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无论远方有多远,不必刻意去想能去到多远的远方,只要努力追求了,那远方也势在必得。
写作,写就对啦,拿起手中的笔,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入写作视域,用文字书写人生,你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提升了境界,治愈了人生。
挡不住的写作路,吾将上下而求索。除了坚持,没有任何借口可以停下匆促的脚步,用笔跨越文学的山海,漂洋过海去放浪形骸。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篇文,人间值得。
二、21 天 法 则
主张幸福主义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习惯改变,人格就会随之改变;人格改变,命运就会随之改变。 英国诗人德莱顿也说过:“首先,我们培养习惯;后来,习惯塑造我们。”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也说:“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反复实践。”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如果你不断重复一个行动,坚持21天以上,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坚持重复365天以上,你想改变都很难。同理,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的想法。这就是养成好习惯的“21天法则”。
人需要经过21天才能将一项新的行为培养成习惯。这就是“21天法则”。
据研究,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 21天时间。所以,人的行为暗示,经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而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不断重复。
“21天法则”指的是通过21天的重复形成一个习惯,90天的重复就会形成一个稳定的习惯。通俗点讲,就是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成为一个习惯性动作;同一个想法,重复思考21天或重复验证21天,就会成为一个习惯性想法。一般在这过程当中的第一天到第七天需要可以提醒自己做出改变,第七天到第二十一天的过程当中就会比较自然。
性格,其实就是一堆习惯的组合体。没有改变不了的习惯,只有你不想改变的习惯。没有改变不了的性格,只有你不想改变的性格。没有改变不了的命运,只有你不想改变的命运。
坚持,但不要追求完美。一步一步地做,不要指望一次性全部改变。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反复地做。所以,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会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做一件事情能够坚持21天以上,就可以形成或改变一个习惯!
21天法则,是慢慢日更的节奏,努力地去写出生活的高度,拥有最美的期待!写着写着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因为写作,成就感满满当当;因为写作,存在感实实在在;因为写作,幸福指数蹭蹭上涨。不写作就空虚寂寞冷,唯有此生拿起笔,从此山高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