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正讲堂:汲取语文教学智慧,共筑教育成长之路
今日参与养正讲堂,聆听了代莹莹、朱世杰、朱晓玲、王慧燕、王云霞、李思颖几位优秀语文教师的经验分享,收获满满。
代莹莹老师着重强调了从自身寻找教学突破点的重要性。她指出,教师要时刻保持自我反思的意识,像一位敏锐的观察者审视自己的课堂表现。在课堂教学方面,她认为应巧妙设计教学环节,以富有吸引力的导入开启每一堂课,如同为学生打开一扇充满未知与惊喜的大门。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通过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或诗人的生平轶事,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沉浸于诗词的情境之中。在习惯养成上,代老师特别关注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从笔画顺序到字体工整度,都严格要求,通过定期的书写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规范书写的积极性。
朱世杰老师聚焦于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他提到,精准把握教学目标是关键,每一堂课都要有清晰的“目的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小说教学为例,组织学生分组演绎小说情节,在亲身体验中理解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在盯、抓课堂方面,朱老师有独特的技巧,他善于用眼神与学生交流,一个鼓励的眼神能让学生更加自信地参与课堂;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通过巧妙提问的方式不动声色地将其拉回课堂正轨。
朱晓玲老师分享了她在习惯养成教育上的心得。她认为,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学习的基石。在班级中设立图书角,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拓宽阅读视野。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和复习习惯,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圈点批注,提出疑问,复习时构建知识框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在课堂教学中,朱老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传授,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
王慧燕老师从课堂管理的角度分享了经验。她强调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建立明确的课堂规则,并且以身作则,让学生自觉遵守。在盯、抓课堂纪律时,王老师采用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对于遵守纪律、积极参与课堂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和小奖励,如小红花、书签等;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引导,帮助其认识错误并改正。在教学方法上,王老师善于运用多媒体资源,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王云霞老师则分享了她在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经验。她深知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上,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辅导,降低学习难度,逐步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在习惯养成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逐步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李思颖老师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分享了她在课堂互动中的经验。她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课堂环境。通过组织课堂讨论、辩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语文知识变得鲜活有趣。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使学生写出的作文更具真情实感。
几位老师的分享让我深刻认识到,语文教学是一门充满艺术与智慧的学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汲取他们的宝贵经验,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入手,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用心去盯、抓课堂,努力为学生打造更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助力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