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图分别是今年与去年过年的场景,从照片上也可看出去年的照片洋溢着喜庆和热闹,今年的冷清中还有些许淡淡的忧伤。
2017年12月,亲爱的奶奶离开我们了。她曾是一家之长,在她的聚集下,每年叔叔全家和我们全家聚在一起,欢喜过大年。
奶奶是位非常讲究传统习俗的人。过年前很久就开始准备过新年的物资,八十多岁了还迈着她那已经迈不开的脚四处张罗,采购年货、清洁家具、准备儿孙回来的卧具等等,要忙乎一个多月。老人家最盼的不就是全家子孙的团圆吗?虽然为了过年那几天短暂的团圆,对于年事已高的奶奶要辛苦很久,但她看到全家幸福美满,内心带着满足的喜悦。
往年过年,我家有三个仪式感特强的片段,三十多年了,像中央电视台的春晚一样,是我家必不可少的过年环节,每年都在我家春节准时上演。
第一个场景是除夕中午,我们要吃一次团圆饭。桌上都要凑齐十个或八个菜,传统菜牌每年不变,必须有雪花肉丸,蛋饺,羊肉,香菇炖鸡,墨鱼猪肚,鱼,而且肯定还有奶奶拿手的醋泡萝卜丝和萝卜皮。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年饭摆得一桌好热闹,大家举杯互相祝福。
第二个场景是除夕之夜,晚上九、十点钟左右,奶奶会端出甜酒和砧板腊肉给大家吃。这也是我们家乡的一个习俗,预示来年甜甜美美、衣食无忧。我们一边看春晚,一边啜饮着美味的甜酒,吃着腊肉。吃完甜酒腊肉,奶奶会拿出她准备好的红包,不论是60多岁的爸爸妈妈,还是我五岁的儿子,不论大小,在她眼中都永远是孩子,她会按人头给我们每人一个红包当压岁钱。早些年没禁炮时,午夜12点的时候,爸爸会拿出一挂长长的鞭炮,这时全城鞭炮齐鸣,新的一年,在热闹的鞭炮声中来临。
第三个场景是大年初一的早上。除夕夜的疲惫和睡意还未褪去,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把我们吵醒,此时凌晨三四点钟起床的奶奶已经忙乎很久了,等我们起来穿戴好时,一桌热呼呼的早饭已摆满了桌子。初一的团圆饭,是新年的第一顿,菠菜、雪花肉丸、鱼、羊肉也是必须要有的,酒也是必须要喝的,大家举杯共同迎接新年的第一天。饭后的环节,就是照全家福。奶奶注重形象,她会去打扮一下,穿上新衣服,精神抖擞的坐在我们中间。一个幸福之家,在照片上完美呈现。
看着去年这张全家福,奶奶还那么精神,世事无常,谁都没有想到,这张全家福已成为我家的最后一张全家福。这样有年味的一个年,也成为了我记忆中最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