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童年时代的农村,打麦场,属于那段时间农村特有的记忆。麦收的季节,要轧场、脱粒、晒粮,在机械化还没有普及的年代里,水泥地面是奢侈的应用,打麦场是重要的生产场所。
在麦收前的一个多月,就要开始准备修整打麦场了。修整之前,先要地面上洒水,将粘土搀着麦壳用辘轳一圈一圈的压,能让地面更坚实。压实晾干之后,便可以使用了,为了安全,周围还要配备一口大瓷缸,用作防火的设施,村里的生产队和镇上的联防队会巡回检查。春夏之交,随着悠扬的布谷鸟叫,田野上的滚滚麦浪变成了打麦场上的一个个山包,沉甸甸的麦穗让人乐开了花。收回来的小麦干脆易折,用铡刀铡断,带麦穗的一端用辘轳碾轧,用牲口或拖拉机拉着转圈,直到麦粒全脱出来;后来有了脱粒机,用拖拉机带动,只需把麦秆送进仓里,饱满的麦粒就一股股地冒出来了。
脱粒之后,就是连续的晾晒,直到干透。早上把成堆的麦粒摊开,等待太阳的晾晒,遇上阴雨或到了晚上,再拢起来,每天收看天气预报是必须的。脱粒之后的小麦要清除剩余的麦壳,等到有风的时候,朝天扬起,麦粒和麦壳就泾渭分明了,一般是男人扬麦,女人带着斗笠,用扫帚将麦壳一层一层地撇开。扬过风之后的小麦几乎毫无杂质,晒干存储起来,可以直接送到磨面坊,或者淘水做成食物。
辛勤付出为的是收获的喜悦,每天晚上,吃过晚饭,看着堆起来的鼓鼓麦堆,仰望着夜空,清净的可以看到无数星星和一轮明月,和家人聊着天,品尝着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甘甜,俨然是歌曲《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中的画面。打麦场上有搭起的棚子,用作晚上看护用的,或是用架子车临时支起来的搭设,就可以作为夜晚的铺盖,带上家里的大黄狗,守着一大堆的麦粒,是庄稼人最踏实的幸福。夜晚伴着虫鸣,不时传来几声鸟叫,夜幕中的乡村显得格外宁静。
经过充足的晾晒,小麦就足够干燥了,运到专门的房间用螺旋褶子旋成粮仓,或者放进大缸中,象征着丰收的结尾。在那个还要交“皇粮”的时代,小镇的粮所前会排起长龙般的队伍,为国家上缴公粮。繁忙过后,打麦场上的麦秸则被堆成一个个蘑菇状的麦秸堆,遍布在打麦场周围,细软的用作牲口的草料,粗硬的用来烧水做饭,让朴实的乡村傍晚时的炊烟四起。
麦子入仓之后,打麦场又成了孩子们打闹的乐园,快乐的场地。放学后的傍晚,一群孩子骑着自行车、丢沙包、跳房子、打瓦,做游戏,享受着烂漫的童趣。现如今,农村耕种收割机械化,打麦场也只存在于绵绵的乡愁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