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青岛崂山北宅沟崖幼儿园,我有机会听了王鹤老师的一堂课,他是随柯小卫老师来指导送课的。王老师所在的北京东城区光明幼儿园是一级一类园,国内顶尖的幼儿园,我慕名而来,结果是超预期的好。这节课是给大班孩子上的语言课,选的教材是绘本《鸭子骑车记》。这本书构思巧妙精湛,画面风趣,曾荣获凯迪克大奖。
对于不识字的幼儿园大班儿童,怎样引导他们赏析绘本,并进一步训练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我来说,是个亚历山大的难题。可王老师轻车熟路,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很好地完成了教学。
我觉着,王老师的教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 启发儿童积极参与讨论:
1)让儿童根据画面自己谈理解,他们发言很积极,尽管自己的见解跟绘本的文字不太一样。
2)老师有针对性的设问,如“你认为鸭子骑车的技术怎么样?”
3)老师酌情追问,引导儿童更深的思考,如“为什么牛认为鸭子骑车愚蠢?”
4)老师表情朗读同一页作者的叙述文字。
2. 让儿童自主阅读绘本:
1)每人发一本书。儿童有的自己默读,有的互相讨论,有的大声朗读,都可以。
2)收回绘本。
3. 引导儿童谈读后感:
相比之下,前面两个环节都是铺垫,这个环节是高潮,很精彩。
1)老师没有标准答案。如讲到马看到鸭子骑车时,王老师问马为什么不服气?孩子的回答有好几种,如马也想骑车,马生气了,马瞧不起鸭子等等。对这些回答,王老师不分析对错,也不评价优劣,只是说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吧,作者说:哼,骑车也没我快!这种包容的态度在鼓励孩子积极发言的同时,可以让儿童通过对比,很好地欣赏到作者的惟妙惟肖和风趣。
2)及时反馈儿童的用词。如“小老鼠羡慕鸭子会骑车。”羡慕是个很准确的词,大班孩子未必都能熟练运用这个词,所以王老师及时刹车,强调这个词用的好,提醒大家注意。
3)老师示弱刺激儿童的挑战热情。如“你们找出来x只动物了,不过,还有x只呢!”“哎呦,你们又找出来一个,我这儿又少了一张图。”
4. 复习,老师重读全书。
王鹤老师给幼儿园大班上的这节语言观摩课,我很受益,学到不少新东西。
当天下午恰巧在青岛大学听了钱致榕先生一场讲座,同样很精彩。听完钱先生的讲座,我不禁联想起王鹤老师这节课,觉着似乎应该再说几句。
先简单介绍一下钱先生,他是美籍物理学家,耶鲁大学物理学博士,当年参与创办香港科技大学并任理工学院院长。1985年回大陆定居,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顾问和该院行远书院院长。近十年来,他弃物理研究改做教育家,致力于推动文理兼通的博雅教育。
这场讲座,他谈了很多让人警醒的内容,我这里只讲一点。钱先生开篇问听众: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这个不必说大家都清楚。但是,大学培养人才是为当下还是若干年以后?他认为,为当下培养人才是短视的。不只是因为教材知识陈旧,还因为社会发展太快,所以大学生毕业后往往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这充分说明教育目标的定位有问题。他认为,应该为20-50年后培养人才。不过,20-50年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他1971年在美国曾就此问过一些顶尖专家,回答是我不知道,因为社会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专家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样说似乎矛盾,一方面要为未来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一方面又不知道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培养?其实有办法,说简单也简单,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跟着社会的发展步伐,不断学习就可以。
按照钱先生的这个教育理念,回头再看王鹤老师的这节课,我觉着大方向是正确的,因为在培养孩子自主阅读方面,王老师精心做了充分的准备,并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不过,在这个基础上,能不能再加点什么?因为忒喜欢王老师的课,我愿意在这里不自量力抛砖引玉,结合这节课,谈两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1. 根据对话分析角色性格:
不同的动物看到鸭子骑车,反应各自不同,这些不同的反应其实是跟说话者的不同性格合拍的,比如狗实诚,所以说骑车是真功夫;猫爱偷懒,所以不屑练习骑车;山羊什么都敢吃,所以想吃自行车…… 我认为,引导读者把评价跟角色的性格联系起来,有助于更好地赏析绘本。
2. 探秘未知领域:
看到鸭子骑车的有8只动物,角色不同因而性格不同,反应自然也不同。如果老师预先设定十只动物,多出来的两只请大家一边讨论一边编,是否会有助于团队合作和发挥创造力?
用现在大学都没做到的标准来评价幼儿园的课程,似乎太荒唐。其实我只是想说,培养孩子爱学习会学习并敢于探索未知的世界,远比教会孩子记住大人已知的知识重要。还有,教大学生和大班生区别其实不大,着眼未来还是只盯当下,才是每位教师每位同学每位家长应该关注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