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义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之所以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主要表现在老问题也有新表现。
针对反对形式主义在各个阶段均有许多重要论述。毛泽东同志针对区乡工作存在的“会议多、文件表报多、人们蹲在机关多、事务多、一般号召多”等问题作出指示,“一定要创设条件,使这种官僚主义走向它的反面”。邓小平同志提倡“开小会,开短会”,“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形式主义与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要聚焦形式主义问题开展全面检视、靶向治疗,坚决遏制文山会海不良现象,必要的督查、督导、指导要规范进行;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必须持之以恒抓下去,加强源头治理,创新制度机制,让减负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做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
一、整治文山会海,少听汇报多下基层。针对惯于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空话套话多的老大难问题。每到月底,最少有一周坐在办公室填表,每到年底,最少有一两个月坐在办公室报表,认为表填好了就等于工作做好了。为解决这类问题,通过压缩会议数量、规模、时间和议程,让基层干部感受到开会为工作开展指明方向和路径,而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任务部署。通过实际到点位上指导工作,减少文件字面上的安排部署,让干部更直观地感受到工作的可操作性。
二、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少用督查方式代替工作指导。针对一段时间以来督查检查考核多,有的简单机械、过度留痕,甚至一副钦差做派、动辄追责问责,基层干部深感压力山大的问题。有的部门三天两头到基层开展检查工作,甚至出现一些乡镇一天之内接受好几波检查,为了应付而留痕时,基层党员干部的精力就被大量损耗在纸面材料的拼凑上,也就出现了“一个人干,三个人看,六个人查”的“痕迹主义”,令基层干部苦不堪言,敢怒不敢言。通过改进方式方法,纠正阵仗声势大、层层听汇报、大量索要台账资料等做法,提倡直奔现场、当面问计等方式,既发现问题,又帮助基层解决问题。
三、破除形式主义之弊,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要聚焦重点任务,对标精减会议文件,把握规范督检考,确保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落准落细落实。要创新理念思路,做好关心关爱、清除形式痕迹、鼓励实干,让基层干部满怀热情扎根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放下包袱大胆干,推动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