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和教授说:“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鸿蒙启起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和感染力的教师,是无法敲开学生的言语心智法门的。”
下午我继续读 《祖庆老师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中《呵护儿童的言语生命》——听王文丽教《风筝》,打动我的是“当我们脚踏大地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可以像风筝一样飞翔在天空”。
这种心灵的自由和快乐对谁都是最向往最幸福的事情。
风筝是一件游戏器具,风筝是一个文化意象。对孩子来说,放风筝无比快乐,无比普通的活动。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高鼎笔下的风筝
春衣衬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忽听儿童急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
这也是一首不错的小诗。王老师,以风筝的古诗引入为下文的理解埋下了伏笔。
可能我童年的记忆力没有放过风筝。在女儿小的时候,我带领她放风筝的机会也不是太多,所以我对放风筝的情感没有那么深刻。
我没教过贾平凹这篇文章,对文本内涵也不熟悉。在不同的人心中,风筝身上承载的情感也不同。贾平凹的这只风筝上承载着他的乡情童真、理想、幸福。
今年春季我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习作是看图写话,教材上就是几个小朋友在草地上放风筝。
我特意布置作业让孩子们去体验放风筝。结果很多孩子都写的自己怎么放风筝,没有观察图示,我很不开心,但是自己确实没有放风筝的丰富体验,不能很好的引领孩子打开想象的翅膀。
我感觉损失很大,模糊了童年的回忆,淡化了女儿对童年梦想的怀念。更不能言传身教引领学生体会风筝的深邃内涵。
初看祖庆老师的高度赞美语,我似懂非懂,模棱两可,以为是对王老师的溢美之词罢了。
没想到目光在润眼润心的文字里行间徘徊,普通而悠然飘逸的风筝的课堂实录,深深地吸引了我既想做笔记又迫不及待地想读下去。我恨不得明天就买一只风筝送上蓝天的冲动。
自然,现在是酷暑天不适宜放风筝,明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之际,我一定忙趁东风放纸鸢,让心灵随风筝一起飞上天去,飞过海去,问候白云与太阳。
仔细想想,这就是好课的魅力所在。这就是赢得祖庆老师高屋建瓴评课的原因所在。
风筝
——致溪桥
当燕子剪去冬天的残云,
系着美丽的凝想,我的“幸福鸟”蘸着风儿,在碧空下书写飞翔
目光越过一树一树的花开
念读,你一路洒下的透明诗行
……
牵一牵你近了
放一放,你远了
长长的丝线,两头绕——
这头,是我温热的手心
那头,是你多情的眼睛
整堂课更让人出乎意料,又水到渠成的是王文丽老师出示张学清老师送给她的小诗,并且由张学清老师现场解答孩子们的解读:
“美丽的”凝想,指的是她们有着共同的志趣和爱好。相识三年,王老师在北京,学青老师在吴江不能够经常见面,她们靠着网络,靠着电话,靠着那根长长的线,联系着互通有无,交流着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也分享着快乐,分担忧愁。
这首小诗中还有一句话,“一脉细线,传递37度的恒温。”这里的恒温既是指人体的正常温度,也指友情当中非常宝贵的彼此温暖的慰藉,同样表达了他我们对友情的美好憧憬。愿友情如青青河边草一样,无论春夏与秋冬一样,青翠一样,勃勃生长。
将“真人”代替现场,让文字灵动起来,鲜活起来。这个教学环节拓展了风筝的内涵,也激荡了孩子的思维,推进了情感的升发。
从贾平凹的风筝中感受到了童真和乡情,从张学清老师的风筝中感受到了纯真的友情,从鲁迅的风筝上体验到了亲情,每个人对风筝都有独特的感受,有着独特的解读,接下来掀起课程高潮的是儿童写话:
春风吹过叶儿青,我家池头做风筝。蓝蓝的天上飘着云,美丽的风筝载着我们的童年向上飞……
风筝是我童年的理想,风筝是我童年的快乐,看那翩翩飞舞的天使,掀起我对风筝的回忆,看那翩翩飞舞的天使,打开我尘封的记忆,那一根细细的麻绳,纤细的是一种纯洁的友情,那一个个小小的风轮,转起的是扯不断的亲情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怀着一颗美好的心,一颗憧憬在风筝身上,放飞我们的希望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