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有书的共读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著的《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在很多书友口中听过,也看过他人写的书评,读后感,由于是心理学说类型的书,我总有种害怕面对,打心眼里就觉得晦涩难懂,若不是共读,我想我不知何时才会开启这本书的阅读。
人为什么会有自卑感?在阿德勒看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自卑会让有些人克服缺陷,突破自我,摆脱自卑变得更优秀,但也会让有些人催眠自我,自我设限。他尽量避免去一些可能失败的环境中,他会致力于如何避免失败,而不是努力解决问题,往往这样的自卑感不能减轻,反而会加重。
如果在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时,一个人感觉自己无能为力,由此产生的情绪就叫作自卑情结。
若按这样的理论来理解,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自卑情结的。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就是非常渺小的,大自然中很多奥秘人类无所破解,一些自然灾害人类也无法避免,无力与大自然抗衡。人类面对很多疾病也是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疾病折磨自己的亲人而无力与之对抗。
自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恰恰相反,它是促进人类进步的动力。假如我们每一次都能勇敢地寻找到适当的办法来克服困难,就可以摆脱自卑感。
是不是只有不自信和不成功的人才会有自卑感呢?那些自信和成功的人会有自卑感吗?
在书里阿德勒说:“人人都有自卑感,而且人人都想弥补这种自卑感,追求优越感。”
当人们想要摆脱自卑感的时候,通常会去努力克服让自己自卑的缺陷,就像有些人在一个公司工作,周围都是拥有高学历的同事,那么他就会去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来弥补学历低的自卑感。在这种情况下,自卑是让人产生动力的源泉,就像一个在背后提供推力的发动机,
优越感就像是一个在前面牵引着你的火车头,自卑感和优越感这两种感情,相辅相成,就是推动人类超越自我的动力,让你在提升自己的轨道上飞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