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去食堂吃饭,刚走出楼门,就看见两个年岁较大的同事在门前空地上放“二踢脚”。一同事拿着烟,小心翼翼蹲在地上,探出身子去点炮仗的药捻,闪着红光的烟头刚要接触到药捻,另一同事故意“啊”的一声高喊,拿烟的同事吓得连滚带爬跑开了,结果药捻没点着还被吓一跳。几次三番,还有一次为了着急捂耳朵,还把烟头掉衣服里了,急忙拍打衣服上的火星,差点没引火烧身,而那个“二踢脚”一踢没踢,依然稳如泰山地立在那里,仿佛在朝笑他俩的小胆。看着两个老顽童滑稽的场面,不禁勾起我对往日的回忆。
对于现在的家庭来说,春节放鞭炮,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过年放些鞭炮,能增加一些节日的气氛。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放鞭炮的人越来越少了,据说有些大城市政府已明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也多年没有放过鞭炮了,一是怕污染环境,更多还是出于安全考虑,因为一不小心就会买到不良商家生产的劣质鞭炮,但我对放鞭炮却有着难以割舍的特殊情怀。
记得小时候,那会儿物质匮乏,加上家里经济拮据。过年时,全家上下能尽财力所能,改善一下伙食就是不错的了。至于鞭炮,只有依靠父母挤出点生活费买几挂小鞭炮和屈指可数的几个“二踢脚”,用于三十和初一早上燃放一下,也就是为了过年有个动静而已。
每当过了小年,就和年龄相仿的伙伴们,把成挂的鞭炮拆散了,一个一个的拿到街上放着玩,很是惬意与快乐。只有等着年三十和初一时,才舍得整挂的去放,并且每次等放完鞭炮后,趁着硝烟还没散去,就一哄而上,与伙伴们去抢几个偶然没有点着的炮仗。如果运气好,还能捡到带着药捻的,当然多数是没捻的呲花,那也把它折断了点燃,可以冒出一串火花。初一过后去条件稍好的邻里家拜年,看到人家院子里有那种呲花,尽管心里仿佛有多少只小手抓挠,也不好意思去拾……
那时候,最欣赏父辈们一手拿着燃着的香烟卷,一手拿着“二踢脚”,点燃一个,看着炮仗飞上天后爆响,然后评判一下,再点燃一个,继续评判,有的炮仗打得很高,爆炸声也响亮,就赞美一句,也有的没有响第二声,就诅咒一句卖炮的人。我多数时候都是隔得远远的看着,心绪也随着“二踢脚”一起一伏的火花,融入天空的点点繁星里……
不知这道风景还能留存多久,但年这个传统节日,在华夏子孙的心中,永远占着一个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