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时候放的炮仗(鞭炮)没现在这么大,这么长。炮仗是俗称,也应该是个统称,学名烟花,这个行业不是已经有了上市公司吗,浏阳花炮好像叫。把一个一个的炮仗引信编织起来,成为两排对称的“非”字形,才叫鞭炮,所以说“鞭炮”应该是烟花或者焰火的其中一种。
小时候过年我比较热衷放鞭炮,家里穷,买的少,经常把鞭炮拆开放。单个的鞭炮比火柴棍粗一点,短一点,里面包裹的火药不多,引信也不长,杀伤力不大,可以用手拿着放。不管是在家,还是去村里玩,去冰上玩,兜里总要装上十几个小鞭炮,我们老家管这种小型鞭炮叫“小洋鞭”。经常是点燃一支细细的香,吹灭,拿在左手;右手捏住小炮仗的尾部,凑去上点燃引信。引信呲呲地点着,赶紧向空中一扔,啪的一声脆响在空气中爆开,内心十分满足。用手拿着放这么小的炮仗,大人比较放心,放稍大点的就要阻止,如果引信过短或者燃得过急,来不及扔出去,手指会炸伤。稍大点的炮仗就要放在地上点燃,插在砖缝里,压在一块板砖下面,插进冰缝里,或者像郭德纲说的,插在牛粪上。成挂的炮仗要腊月三十儿晚上才放,饺子刚要出锅,在屋门外点燃一挂,噼里啪啦声中把饺子捞出锅端上桌,小孩子们才放下捂着耳朵的手围坐桌旁吃除夕的年夜饭。过了年,正月初一大清早要放一挂鞭,迎接新春到来;初五放一挂,叫“破五”,其他时间不成挂的放,大人会骂,自己也舍不得。成挂的鞭炮放完后要清理现场,把没有点燃的炮仗拾起来,引信还在的放进兜里单个放,没有了引信的,有两种方法玩:把炮仗从中间对折,但不折断,成“∧”形,露出黑色的火药,小心翼翼的放在地上,点燃火药,两个半截的炮仗喷出火焰交织在一起,发出吼吼的声音;还可以把炮仗从中间折断,用四个或六个甚至八个半截的炮仗两两相对摆放在地面上,距离以可以引燃对面半截炮仗里面的火药为宜。点燃半面的炮仗,进而引燃另半面的,像两支部队互相炮击,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伴着吼吼的响声,场面蔚为壮观。
除了鞭炮,还放“二踢脚”、“窜天猴”,当然还有长长的纸筒的烟花,俗艳的包装很应景。放“二踢脚”可以测试人的胆量,常见的固定方法是把它插在土里,或者夹在两块砖中间,或者直接竖立在地面上。“二踢脚”的引信不长,所以点燃后要马上跑开。伴着一声比较闷的爆炸声,“二踢脚”腾空而起,带起一小股烟尘,在十几米甚至更高的空中炸裂,这声干脆的爆炸声才是重点。胆大的一只手捏住“二踢脚”的顶端,不能捏的太牢,用另一只手去点燃引信。“二踢脚”先对地面有一个冲击,发出“通”的一声闷响,然后再飞上半空炸开。这样放的风险很大,如果“二踢脚”第一声响后没有飞升,而是落在脚下爆炸,很容易炸伤,同时会对耳膜造成伤害。
一上高中,我突然转性,对鞭炮没了兴趣,一点放的欲望都没有。现在的花炮越做越大,越做越长,火药越放越多,造成的烟尘污染和噪音污染也日益严重,我不但不感兴趣而且反感甚至抵制节日或者平常日子燃放烟花爆竹。
(个人观点,欢迎交流!)
个人微信:417205743
QQ邮箱:1724903864@qq.com
新浪微博:@编剧赵鸣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