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能把所有的沟通都落实为行动,而不是坐而论道,他就一定是一个能成事的人。
今天看看沟通的第三个通用力: 建设性,它怎样把沟通导向行动的呢?为什么说有行动力的人是能成事的人呢
先看什么叫建设性?有一句鸡汤:爱的反义词不是恨,是冷漠。同样,建设性的反面,不是破坏性,而是不行动。因为所有良性的沟通,都是为了促进问题得以解决,促进关系往前走,促进我们的事情往前发展。我坐而论道,不付诸任何行动,这是最糟糕的情况。
语言本身就是行动,语言能落实为行动,那才是最好的语言。
举一个例子,你要说服企业采购得到课程,其实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客户要招标,要打报告,还要领导签字批准。你说半天,也拿不到一句准话。那怎么办呢?你可以发起一个最小化的行动。你可以和对方企业这样说:“你们人力资源部多少同事啊?我先送同事们五门课,咱们人力资源部先把得到课程给用起来。这五门课,我不要钱,就为了让您体验一下。您现在可以选一选,想让同事们听哪门课?我就送您哪门。” 这样说完,你就把此时的沟通焦点,从买不买,变成了选哪一门课。这个决策就容易得多。
在观念世界里,一个问题好像只有“是”或者“否”两个答案。但是,在有另外一门课可能更适合你。我们仍然可以保持长期关系。对方不会直接拒绝,说我们不合作了。只要这个沟通没有关闭,今天这个目标没达成,那总有一天是可以达成的。
这还有一个例子,男生要怎么追女生?男生想要追到心目中的女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可能性。你如果上来就问:“我喜欢你,你愿意做我女朋友吗?”女生大概率是不愿意的。一个有效的方式是什么?我不逼你表态,我就是对你好,时不时问一句:“公司附近开了一个网红餐厅,今天中午咱俩一起吃个午饭吧?”“最近有个美术展挺火的,我有票,请你去看。” 一个人如果能把所有的沟通都落实为行动,而不是坐而论道,他就一定是一个能成事的人。
如何抓抓落实呢?可以用以下几个话式:
一、今天收获特别大,看看有什么工作需要我来跟进一下。“我想这么干,您看行吗
二、今天这顿饭很有成果,咱们接下来把成果落个地吧?
三、“我能做点什么,能尽快帮你把这件事给办了?”
四、您再给我们提提要求,我去落实落实”。
再举一个生活里的例子。你和医生沟通,最忌讳的说什么?最忌讳一句话,“我看百度上是这么说的,和您讲的不一样啊”。你这就不是建设性,你这是一个挑衅啊。你作为一个病人,有什么资格跟医生讨论医术。那应该怎么说呢?薄世宁大夫教了一招。
首先,先把医生的话反述一遍:“我理解了,您刚刚讲的是不是这么几件事?一二三四...” 接着说:“您再给我们当子女的提点要求吧,需要怎么做,才让我妈尽快恢复身体。” 下次复诊的时候,你可以拿出小本本来:“上次我们是几月几日聊的。您给我们提了几个要求,我们是怎么做的。我妈的身体确实见好。但是现在遇到这么个情况,想要请教您该怎么办?” 你看,这就是去掉了是非对错这个表层的逻辑,在行动中给自己纠偏,让沟通有一个成果。 但是请注意,请对方给自己提需求,不能把它当成一个简单的话术来用,你是需要去落实的。绝不能在下次见面的时候才想起来,你已经把这茬事给忘了。
你要把你的承诺看得很重。哪怕对方提的要求很小、需求很空泛。这个时候,你的行动越落实,你对他的冲击就越大。这一招用在客户身上特别有价值。把你的执行情况一汇报,客户绝对心里想,这个年轻人挺好的,认真肯干,把我的意见当回事。你看,这么一来,还有你沟通不了的人吗?
见:今天学习沟通通用能力中第三个能力:建设性,所谓建设性正如那句谚语:爱的反义词不是恨,是讨厌;建设性的反义词不是破坏性,而是行动力。一个人如果能把所有沟通落实为行动,而不是坐而论道,那他一定是能成大事的人。
感:感觉生活中人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执行力,说一千道一万,如果不去行动,那一切还是零。
思:就像我的爱人,他今天说我要把这车轮胎修好开这个车,可是半个月过去了,那个车还在哪里停着。明天说我今天一定要去办身份证,还是一个星期过去了身份证还是没有办。还有他说:你需要多少钱,我给你转过来,结果三天过去了,还是没有见到他转的钱……久而久之,对于他的话,我不再那么信任,也对他贴上了拖延症患者的标签,感觉他今天说的话,一个月后都等不到结果,对于他负面评价词越来越多,抱怨越来越多。
行:对于这个情况,我可以用建设性的意见帮助他,你要修车需要我做什么吗?今天礼拜一需要我陪你去办身份证吗?这样的沟通好过抱怨、指责、一顿吵架来的好。当然这件事还得看他自身,那在我身上如何利用呢?每次开完会,问我有什么说的,我总是没有,下次开完会,我可以说,张书记讲的非常全面,接下来就看我们如何落实了,xxx你负责这块,xxx你负责那块,你看这样分工行不行,如果不行我们再做调整。这就是将沟通化为行动,一个人如果能够将所有沟通落实为行动,不坐而论道,那他一定是一个成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