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心理学课,在“内在小孩”这一节停留了几天,原因是听了第一遍的时候没有听明白。信息量很大,出现了很多名词儿。
隔了一天又听一遍,结果还是没有听明白。直到昨天再听的时候,逼迫着自己去做笔记。并且,尽量做到放轻松,去抓重点信息,而不是全篇记录。
其实所谓的“内在小孩”就是我们的潜意识,我们平时说的和自己相处,与自己的关,指的就是我们与“内在小孩”的关系。
而这个关系,就决定了一个人是长大了,还是成长了?
在回过头来看,就很容易理解所谓的重新养育自己,第一步,就是先发现自己的那个小孩;第二步,发展自己的内在父母;第三步,让内在的父母接纳拥抱自己的内在小孩。
所以,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先要知道自己的内在小孩长什么样子?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就是用三个关键词来描述下自己内在小孩的。
比如,自卑、胆小、害羞,单纯,善良、倔强,可爱、聪明、活泼,美丽、聪明、任性,羞愧、文静、自卑,敏感、缺爱、自卑,还有玻璃心,冷漠等。
通过三个关键词,首先我们能够感受并意识到“内在小孩”的存在,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怎么处理和内在小孩的关。
而所谓的“内在小孩疗法”,就是带你的内在小孩回家,让你重新认识和回忆处在受伤状态下的那个内在小孩。然后,用积极的心态去重新和那个小孩建立连接。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刚才形容自己内在小孩的三个关键词。那不就是一个孩子该有的状态吗?当我们看到一个两三岁小孩表现出上面的特点时,我们不会去担心他、指责他。相反会觉得这孩子很可爱、有灵性。
其实,这所谓的可爱和灵性,不就是生命力吗?没错,我们生命力就是从内在小孩而来。
然而,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现在的自己,当内在小孩从身体里跳出来的时候,会怎么看待他呢?打压?压抑?克制?忽视?还是去抱抱他,告诉他,有我在,别怕?
外界就像一面镜子,它能够照出我们内心在小孩。而爱自己,就是不管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不能改变我们与自己的关系。也就是说,过去和现在发生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事情发生之后,你怎么看待你自己?
最容易看见内在小孩的两个场景:
1.恋爱的时候
在恋爱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能感受到被爱和不被爱。
2.愤怒的时候
人在愤怒的时候,很容易退回到孩子的状态。
想要真正开启内在小孩的疗愈,我们还需要知道内在小孩都有那些的类型,这里大致分了有五类:
只有认清自己内在小孩的类型,才能够更容易的治愈他。
1.冷漠型:自我封闭,拒绝沟通和交流,用冷漠的外壳来封闭自己。
2.情绪型:很容易愤怒,火一点就着;另外一个表现就是玻璃心。
3.羞耻型:这种类型表现出来的是自我破坏,对内攻击。像父母经常说家庭的错都是因为你的话时,就会很容易形成这种类型。最后“都是我的错,我的存在就是个错误”。
4.拯救者型:不允许身边有不公平的事发生。这也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像有些父母会经常给孩子讲,只要你考一百分,妈妈就开心。只要你过得幸福,妈妈就幸福。
瞬间,我们会觉得自己的责任非常重大,有种“国家兴亡,我的责任”的状态,会很容易失去自己。
5.自我型:这类型的人很倔强,什么都不怕,相信一切都会好的。
现在我们可以对标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属于哪些类型?或者是好几种类型的集合体,不过没关系,有多少算多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给你每个类型的小孩取个名字,然后对他说一句鼓励的话。
像我,会对情绪型的内在小孩说: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人想针对你,大家都很忙的,也没有那么多人真正的在乎你,更没有多少人,真的发自内心,希望你变得更好。如果你太在意外界对你的反应,你就上了生活的当。
重新养育自己,从认识内在小孩开始,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