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准备复习《送东阳马生序》《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
为什么把这三篇文章放在一块复习呢?我以为三篇文章至少有两点是一致的:
1.掏心掏肺说真话,言实情。
宋濂作为一代大儒,面对同乡晚辈,没有摆架子,甩脸子,而是掏心掏肺地说真话:马生,不要认为自己学得还可以,你的学习我以为虽然是真学,但并没有全力以赴。什么叫全力以赴式学习,看我少年时代是怎么学呢?
诸葛先生作为一代智圣。面对“扶不起来的阿斗”,依然不离不弃,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建议后主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历史上段传奇。邹忌面对齐威王,以自己被妻妾客蒙蔽而无法判断自己和徐公谁更美一事,从而指出齐说误王也受蒙蔽的事实和错误。
2.现身说法更恳切
无论是劝后辈向学,还是劝君主做好政事。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三篇文章作者既想着劝,又想着劝好。所以劝的方式甚至是语言选择就成了作者们耗心费力的事。他们处在不同的时代,面对不同的对象,却不约而同地釆用了同一种劝说的方式一一现身说法。
也就是从自身的经历和生活出发,告诉劝说的对象,自己的处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言明自己所面临的艰难。因为唯有如此才能动情明理,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篇文章联读,复习的目标主要有三:
1.准备背诵原文,抓住重点、难点去积累
背诵是文言文学习的童子功。准确背诵更是中考和课标的要求。因此读准背好的目标必须达到。
文言文之所以难,是因为陌生,对于文言文中独有的语言现象,我们宜用化整为零和化零为整相结合的方式,多看多记。
2.理解三文的主旨和结构及主要的写作特点。
文言文包含文言和文章两大方面的知识及运用。在完成言的学习和积累之后,我们着眼于文章的层面。也就是文章的构思、写法、主旨等几方面。
3.从文中学习写好作文的方法。
课本上的的课文,是最好例子。比如深挖本复习组合内的文章,现身说法表达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