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我的内心是这样的。以为真的有那么一个人,25岁就死了,因为某种原因,75岁的时候才把他埋葬。另一种想法是,觉得不可能,它一定有它的另一层含义,而不是指人真的死了。
而你呢?当你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什么?想到的是八卦,真人真事,还是觉得有着特定的含义。
这是美国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的一句名言。这里所谓的“死”是指激情的褪去、梦想的幻灭,是指精神的死去。很多人少年时也曾经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但是工作之后开始每天忙忙碌碌,循规蹈矩地生活,直到至死方休。
在我看来,这要在以前真的是很有道理的。25岁左右,大学毕业了,分配了好的工作,有了“铁饭碗”。然后就感觉自己终于熬到头了,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上班——下班——回家。不用思考人生,也不用担心人生,前面的路很太平。
可是社会在进步,现在的“铁饭碗”不是那么好端的,而且有的人,有着“铁饭碗”也不愿意端。我没有拿到过“铁饭碗”,不知道端着是什么样的感觉。但是我有一朋友他就端过。他大学毕业了,分配到了一个企业里面,但是没做多久他就辞职了。我就表示不理解了,感觉那么好的工作,他怎么还愿意放弃呢。
他告诉我说,他看着企业里的老员工,感觉就像看到了以后的自己。每天有事的时候做点事,但更多的时候是,早上到了办公室,泡一杯茶,然后去公司的报纸架取份报纸,一看就是一上午。这是10年前的事,估计现在公司都很少有人看报纸了吧,因为自己好几年没待过办公室了,对办公室的情况还真是不了解。 后来我那个朋友去了一家还需要经常出差的公司。
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还真不能去评价,有的人爱思考,爱“折腾”。而有的人,一辈子她什么不想,她也过的好好的。
就拿我婆婆来说吧,她就是不思考的人,她一辈子不也过的好好的。就在今天早上,大宝有点拉肚子,她就建议去医院看看。她儿子就很生气的说:“什么都是去医院,就拉个肚子也需要去医院,不就是昨天吃了披沙吧,应该是不干净,还是怎么的。”还有上次几个月的小宝感冒了,有点流鼻涕。她也是一次次的建议去医院。她没有读过一天书,遇到小孩子的任何一点小问题,都觉得应该去医院。
她做了一辈子的饭,可是我们天天吃剩饭剩菜。有时候她自己也会说,好像煮多了饭或者炒多了菜之类的话,但是在下一顿的时候,她还是照样和原来一样做,每顿饭下来我们都有剩菜剩饭。可是我又能说什么呢,她一个老人家,一辈子都是这样过的。难道还指望她能改变,要么自己做,要么就只能吃剩饭剩菜了。
就自己吧,以前也没想太多,就觉得有一份工作,能够有收入就可以了。直到现在生了二宝,不得不在家照顾二宝,才让我开始思考,想到了宝宝的教育,想到了和家人的关系,想到了自己以后到底要怎么生活。
其实有时候不思考比思考来得更容易,思考了就需要行动,不思考就不需要行动。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这样岂不更好。但是上天赐予人思考的能力,我们就应该思考,不思考哪来的进步,不管是个人还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