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脑海里始终印记着一些余映潮先生的教学设计的片段。
如,《小石潭记》品读教学设计:对课文进行整体赏析,主要方法是对课文进行全面的咀嚼、理解,然后从课文中或找到一个“点”,或发现一条“线”,看其在技法上、在表达效果上的特点或作用。请学生从“小石潭记”这四个字中任选一个字,结合课文内容,分别用“小”、“石”、“潭”、“记”来说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能够分别表现这四个字。学生自定内容,自由赏析。
又如,《记承天寺夜游》的一次背读练习。活动:朗读、背诵课文;活动过程:请学生将课文进行变形,把原为一段的课文变形为两段、三段、四段。两段: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叙议结合,先叙后议,议论抒情,意味深长。三段:记叙,描写,抒情——文脉清晰,思路明朗,层层推进,表达方式井然有序。四段:起,承,转,合——写事件背景,写寻友情景,写美丽月景,写非常心境,情思荡漾,一气呵成。请学生根据课文结构所表现出来的规律进行背读。
余映潮先生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诵读、品析、积累、运用等语文课堂的教学要素,突出了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也就是语文教育不是将知识作为重点,而是借助知识,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学生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
但从余映潮先生的课例,反观许多教师的教学,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有完整的知识系统却没有真实的教育生活,没有“人”的发展。许多学生只是带着有限的知识理解离开课堂,至多是把一个新知识加入大脑,而不是置身于自己的问题世界。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而是强调个体怎样学会学习,强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进步、体验到成长、享受生命的尊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促进生命个体的社会性发展,让生命走向完善、趋于完美。
在我国古代,“学”与“习”两个字一般是分开使用的。“学”表示获取知识,提高认识;“习”表示有实践意义的行为。《论语.学而》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见孔子将“学”与“习”联系起来,关注学习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用现代心理学来解释学习:学习是有情境性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主动性的发挥;学习过程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学习既是个性化行为,又是社会性活动,学习需要对话与合作。
2017年版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附有学业质量要求,具体说明学生在学习完相应内容后应达到的行为表现度,比如语文:能够不断扩展自己的语文积累,自觉整理在学习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和活动经验;在梳理的基础上,尝试专题研究,发现其中蕴含的语言运用规律,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解释等。
课程标准不是静态的规定,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知识学习与过程的关联,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主动运用技能的动态活动过程。围绕学科核心素养,针对学科重要知识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这样才能防止学生最终获得的知识不系统、无法迁移。
课改的根本,正是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素质本位、学生发展本位转变。但课改的落地在于课堂,需要进行课堂革命以重建课堂,而最后的指向是“校本”,是教学现场的教师,是具体学校的具体教师的自我革命。因为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它所具有的复杂性是其他学校的经验不能说明的,是理论所不能充分验证、诠释的。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深入一所学校具体的生活场景,了解它的运作机制,认识其人际关系、规范、制度等,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是说,在这所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形成起来的“个别化理论”,才能更为适宜、贴切地解决它的问题,提高它的水平。
教师首先要成为学习者。教师通过自己的学习带动学生的学习,是教师教育生涯的最积极、最有意义的活动。教师要有开放的心态和改变的意愿。教师学习最重要:阅读身边的同伴经验、阅读优秀的名师经验、阅读理论经典,让自己成为有思想的实践者。
每一堂好课都是不可重复的。课堂改进是一种艺术,一种慢的艺术,教师需要付出勇气、智慧和心血。教师成长的个人化知识必须经由自我反思、自我感悟。所有教育现场中的“不知道”,都是我们最需要去学习和研究的领域。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和成长过程、路径都是独一无二的,它是一个生命体持续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需要来自教师自身的发展自觉。
教师要向学生学习,读懂学生才能理解学生,继而才能真正做到引导和教育;教师要用整个心灵去感受学生,才有可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
教师要成为“学习伙伴”,与学生共同学习。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需要提供精选的学习素材,采取适切的学习方法,以实现高质量的学习;应注重倾听,并引导学生互相倾听,以真诚的师生交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以一个真正的学习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没有所谓的示范,也就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指导,也就无法在共同学习中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18.02.08《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