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喜欢钓鱼,他曾带我到山林里头的溪边一起钓鱼。
那时,我觉得钓鱼无聊透了。一个小时,可以把一张披萨从生的烤成熟的,但一个小时可能连一条鱼都钓不到。
妈妈很忙,没有时间陪他去,我也不太乐意,后来爸爸偶尔会独自开着他的小发财车前往,钓鱼成了他退休生活后的第一项娱乐。
现在爸爸没有时间钓鱼,妈妈和阿姨每周轮流去照顾外公,又要工作。
退休后的爸爸是妈妈维持工作节奏的幕后功臣,每天早上,爸爸会开车去外公家,帮忙做饭,和外公和妈妈、阿姨一起用餐。
当妈妈忙碌于工作,爸爸身兼妈妈的秘书,会提醒偶尔健忘的妈妈一日行程。
原本在工作方面独当一面的爸爸,退休后成了一位妈妈的好帮手,也许这也反映了爸爸的个性:
溪边垂着一根钓竿,抱着一本书,把轿车让给妈妈开,自己开着中古小发财车,怡然自得。
在我老家的溪边,几乎桥边都会有些钓客,有的季节,到了晚上,桥上停满车,钓客们在近乎漆黑的地方,坐在那里钓鱼。
我从来没有在桥上看到有人钓到鱼,但我能花更多时间坐在那里,观察他们在做些什么。
刚开始,我以为钓客们好像内心都有一座电影院,上映着别人看不到的一幕幕戏,所以他们不会因此无聊。
后来我才发现,其实他们内心没有小剧场。
他们就只是坐在那里,专心的感受着手上的钓竿,专心于湖面传递到掌心的所有感觉。有时三五好友相伴,聊上几句,就是少数身外的娱乐。
钓鱼的人,内心有种特殊的宁静。那不是发呆,也不是放空,而是更贴近活在当下的生活方式。
我想起当年刚开始学习咨询,经常会犯一个毛病,就是想的太多。
人心确实复杂,社会也确实有其险恶,但并非每个人都随时抱持复杂的心灵活动。
生活要顾及的面向很多,但我们的精神与时间都有限。
我们能关爱的对象也有限,能专注的梦想光一个就很多,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之外,其实没有太多的心力去烦恼这个、烦恼那个。
生活需要内在平静,咨询师亦然。那份平静除了一些特殊的个案,大多时候都很简单,人们需要抒压,需要一个窗口。
不需要咨商师给予过多不必要的关注与追问,那给人压力,过度反而会引发不必要的过度臆测。
当咨询师过度臆测,很可能会影响来谈者,让来谈者也开始想那些不存在的烦恼。
有那么一天,我在淡水河畔碰到一位钓客,他的桶子里有几条鱼。
当来往游客忙着遮阳,他在阳光底下,和好奇看着他怎么钓鱼的我聊起来。
我不记得我们聊了什么,大概是关于这个地方是否能钓到鱼,钓到的鱼能不能吃。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清楚记得:我们聊天的那段时光很愉快,就跟那天的阳光一样暖。
p.s. 临走前他允许我为他拍一张照片,照片让我想起喜爱钓鱼的父亲,希望有天我也能像他们一样,内心活的简单而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