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两年陪娃诵背古诗,不知不觉中,自己对古诗的熟悉度也渐渐大有长进,且也越来越爱了。
今日读到《中国文化课》讲到唐诗这一部分的时候,不禁内心十分感动,也万分庆幸:感动的是我们能拥有这样的学者,把我们自己这最动人的文化探究、解读得这么深入骨髓;庆幸的是自己也是如此可以引以为豪的中国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唐诗的文化基因”;我心甘情愿下辈子还投生中国!
下面全文摘录余老师所写,向他致敬:
一位日本教授对我说:本来更喜欢杜甫,但是领略了三峡和整条长江之后,就更理解李白了。这山水,只有他这样的气势才配得上。
我对他们表示感谢。我想,每个中国人都有这种感谢的资格,因为我们身上都有唐诗的DNA。
说到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唐诗的文化基因,忍不住又想为大家读一段我多年前写的一篇散文。我在前面反对年轻人过度地背诵唐诗,但是对于最优秀的那些唐诗来说,确实应该让它们成为我们的终身伴侣。它们既实现了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又实现了我们自己的“中国身份”。
下面就是我写的一段散文:
生为中国人,一辈子要承受数不尽的苦恼、愤怒和无聊。但是,有几个因素使我不忍离开,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其中一个,就是唐诗。
这种说法可能得不到太多认同。不少朋友会说:“到了国外仍然可以读唐诗啊,而且,别的国家也有很多好诗!
因此,我必须对这件事情多说几句。
我心中的唐诗,是一种整体存在。存在于“羌笛孤城”里,存在于“黄河白云”间,存在于“空山新雨”后,存在于“浔阳秋瑟”中。
有时在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月落乌啼”、“独钓寒江”那样的情景,让我们产生联想,但是,那种依附于整体审美文化的神秘诗境却不存在。这就像在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己祖母的老人,虽有一时的喜悦,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失落了什么?失落了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全部呼应关系,失落了使自己成为自己的那份真实。
我们的“自己”,由于有唐诗参加了组建,因此又能够一次次被唐诗扣开。
最后这句是收官之笔,最有力量。感受这文字,感受唐诗,感受每一次诵读,仿佛自己也一次次被组建,一次次被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