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到现在,这是班里头一次没有同学迟到的一天,对于新接手的这个班来说,今天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今年新接的这个班有点特别,各方面和别的班都有差距,所以依然需要很努力的往前追赶,当然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努力总会慢慢缩小差距,但这个班还有一些不太好的风气比如说迟到让人有些不可接受。
迟到的总是班里的某几位同学,这些同学刚上初二就已经表现出懈怠,常常在早读时迟到,并且常常是一起迟到,无论是善意的提醒还是扣分,都没有什么效果,和家长交流,家长说这些孩子其实每天很早就从家出发了。
这些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是问题吧,只不过是迟到,也不是什么严重的违纪问题,在一些人看来不就是迟个到,很正常嘛,也犯不上小题大做,但这种现象其实是对班级管理的一种不配合。
说它是小问题吧,它又很影响班级风气,如果这种现象不制止,那这些同学的迟到现象会越发严重,并且这种现象很可能会蔓延开来。
但是如果在管理中采取一些严厉的惩戒措施对于我这新班主任来说也不好,很有可能让这些同学心怀不满,从而可能会制造出更多的事端。
怎么解决?
我在班级管理中采取了三条措施:
措施一:每天早上由学习部长对各排同学的背书情况进行检查,尤其是25名以后的同学,不会背的不扣分,但会被的同学要加1分,每天反思课我们会通报加分的情况,这个活动很受25名以后的同学的欢迎,当然也包括这几位爱迟到的同学,有几次看到了宣布给他们加分时,他们有些欣喜的表情。
另外,在每两周一次的排位置时,班级依据各组的平均分由高到低由各小组长来挑取位置,很多平均分高的小组在排位置中都挑到了很好的位置,这样使班级考评分的作用落到了实处,有很多人开始在意这些加分和扣分。
措施二:每天在黑板最上方登记迟到的同学,迟到一次记一次名字,迟到两次在名字后面标上2,迟到三次在名字后面标上3,这样一来,谁一周迟到几次在黑板上一清二楚,并且我们规定,允许一周迟到一次,但一周迟到两次的要在当天下午放学留校背4条地理知识点,迟到三次的放学留校背8条地理知识点,依次类推。
有几次,我在放学时先在班级群里通知到了迟到多的这几位同学的家长,告知家长这些孩子放学后要到数学办公室背地理知识点,并且给家长解释了留校背书的原因,保证这些同学无论是否能背完,7点半之前离校,这些通知受到了这几位家长的大力支持。于是有几次,放学后这几位同学规规矩矩的在数学办公室给地理课代表背地理题,当然,他们一背完我马上大力表扬,并提醒他们路上注意安全。
措施三:这次带的班实行“双班委”管理,除去14位组长兼任课代表外,两套班委30名成员,加起来就有44名班委成员,班里总共54位同学,所以绝大多数同学都是班委,当然也包括这几名同学。
因为这些同学要负责班级里的工作,所以我要常常和他们就班级管理的问题商量讨论,所以接触的机会也就多了,关系自然会越来越近,再加上他们工作有时也确实很负责很出色,他们被表扬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所以有时他们会更加在意他们在同学们面前的“高大”形象,自然迟到的这类不太“光彩”的情况就少了很多,当然也包括其他类的违纪事情。
经过这和系列”组合“措施,我观察到班级里迟到的现象越来越少,直到今天没有一位同学迟到,所有同学都准时在规定时间报到教室背书,这让人很是欣慰。
班级管理常常在”疏“而不是”堵“,对于问题学生要常常”识“而不是”治“,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多样“而不是”单一“,这样班级管理的路就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