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船行走(八)

水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一样对待。一碗水能不能端平,与人有关,激流险滩能不能过,也是人的问题。前者涉及人情世故,后者考察船户的智慧。

遇到问题绕者走,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兰江船遇到桐江浅滩,有时还真的要绕着走。让货全部上岸,交给挑夫交给桐江船户是一个办法,化整为零,半船货、半船货拆解给竹筏,让竹筏代行,等浅滩过后,重新装运,也是一个办法。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拉纤,三四个人(伙计)下船,光着脚、裸着背、拉着粗大的麻绳,在鹅卵石砂滩里艰难行走。

老而未老――尘缘。康康新作

我无法还原古兰溪港作为中转站的实际情况,因为今天在兰江看到的水是异样的丰沛,但即使这样还是有航道的限制,而航道就是想与沙滩尽量远离。

二三十吨船可以在兰江与桐江浅滩中通行

按照《钱塘江志》的说法,上游(开化城关到古兰溪港)可通行3至12吨的船,中游(兰溪港到桐江港边际线)可通行20到30吨的船,下游(桐庐港)以下可以通行60吨到150吨的船。基本符合各地文献记载的情况。

这样说来,我们也大体知道了兰溪港的中转地位。航道、船只货运量决定港口吞吐能力大小,也往往决定着港口的命运。从中还明白了江山清湖港和桐庐港造船工场货船营造的实际水平。江山船有两三丈长的小划船,也有四五丈长的长船。桐庐船有单桅杆的开梢船,也有三桅杆的开梢船。那么兰溪呢?据胡汝明老师有关书籍介绍,兰溪在唐朝就能建造战船――双舫船,在宋朝有了官办的造船工场,并有厢军把守,人数不多,只有十来个。但没有提及船只大小和实际承载力。有关运货船只大小的记录也不是很详细,大概在江山船和桐庐船之间吧。大(长)船载重量应该在五十吨左右,而且必须在丰水期才能轻松走过桐江浅滩。

事实上,生活在柳湾的船户们,大多与小划船和竹筏打交道,长船恐怕就属于帮派、码头所有。

打渔船与鱼共生

古兰溪的船户不乏克服艰难险阻的勇气,古兰溪人也不乏营造小划船、长船、战船的智慧和能力,我们重温桃花坞的昨天重温古兰溪港的历史,就是提醒咱兰溪人自己完全有能力办大事、办好一切事情。

吴冠中心里的“原乡”

会有一天的,兰溪棹歌中的柳湾在世人面前美丽呈现,也会有一天的,兰溪古城得以重生,为全域旅游递上一张带有江船行走体温的名片。        (完)

陈水河整理于2018.5.18早上

注:桐庐港兴旺开始时间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艘江船有船舱、船肚、船帆、船板、桅杆、底骨,按照功能可分货运船和客运船。江船开行时,艄公艄婆,一头一尾,撑着竹竿...
    陈水河阅读 1,077评论 4 12
  • 第七章 吴普、陆玑、朱熹和李时珍的泽兰论考辨 原创 2018-04-06 李正宣 汉字正解 (这篇文章是笔者《先秦...
    蓉城泰伯阅读 873评论 0 0
  • 第七章 吴普、陆玑、朱熹和李时珍的泽兰论考辨 原创 2018-04-06 李正宣 汉字正解 (这篇文章是笔者《先秦...
    蓉城泰伯阅读 1,225评论 0 0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1,565评论 0 15
  • 早上我仔细看了下大学成绩单,惊讶地发现一门功课显示0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件,自己大学从来没有挂科。 这是刚发现的...
    草木吟阅读 1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