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努力才能足够幸运,让自己越来越强大
持戒 精进 般若 利他 慈爱 禅定 自信
今日分享:(Day815)从2023年7月19日开始分享度阴山著《知行合一——王阳明》 Day216
第三章
伟大的杨廷和
杨廷和是想给朱厚熜一个下马威,要朱厚熜意识到龙椅是怎么来的。朱厚熜不领这个情,他传话给杨廷和:我不是先帝的儿子,所以不是太子,我是来继承帝位的,所以我是皇帝,要用迎接皇帝的仪式迎我进城。否则我就打道回府。
杨廷和想不到这个十三岁的孩子这么较真,他只能同意朱厚熜的意见。本年农历四月二十二,朱厚熜以皇帝。身份被迎进北京城,杨廷和先败一局。
朱厚熜继位的第五天,礼部接到这位小皇帝的你命令:拿出适合于他父母的大礼和称号的意见。
这是朱厚熜注定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他不是先皇朱厚照的儿子,他有自己!亲生父母。他既然做了皇帝,那按常理,他的父母必然是太上皇和皇太后。
可正如杨廷和所说:当今圣上的父母不能是太上皇和皇太后,因为他的帝位是从朱厚照那里得来的。朱熹说过,继承别人的皇位后,就要称此人为父,这是天理。而对于亲生父亲,就不能称为父,可以称皇伯,叔父。朱熹总结说,如此一来,正统就明了,天下人对皇帝的尊崇就到达极限,天理就昭昭了。
杨廷和拿出自己的见解:朱厚熜应该效仿北宋赵曙(宋英宗)称呼父母的方式。
赵曙是北宋第五任帝,他前任是赵祯(宋仁宗)。赵祯一生无子,就把兄弟的儿子赵曙认作义子,赵祯死后,赵曙继位。按儒家家法,他应该称亲生父母为伯父,称赵祯为亲爹,理由是:赵曙是从赵祯那里继承的皇位,而不是从亲爹那里。
在伟大的杨廷和的指示下,礼部建议朱厚熜:“称您亲爹为皇伯,而称朱厚照的父亲你(朱熹佑樘)为亲爹。”
朱厚熜大为不解,他说:“我和赵曙的情况不一样,他是早已入继赵祯膝下的,赵祯活着时,赵曙就已经称赵祯为父,而且还当过太子。可我从未入继过朱佑樘,也从未立为太子,所以我不必遵守儒家理法。”
杨廷和认为这是件严重的事,如果朱厚熜真的称亲生父亲为父,那就预示着皇帝的位子不必一系相承,朱宸濠要做皇帝,也无非是想从旁系进入皇帝这一系。如果朱厚熜真如愿以偿,将来皇系以外的皇族各系都会对皇位虎视眈眈。
还有就是,朱厚熜如果真称亲爹为爹,那就是断绝了朱佑樘一系的正统。这属于内部革命,无论如何都不成。
朱厚熜非要称亲爹为爹,而杨廷和和他的朱熹门徒同僚们强烈反对,双方由此展开了空前的激战,这就是明代历史上最动人心弦的“大礼仪”。
那么,远在浙江余姚的不同于朱熹理学的异端王阳明的态度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