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科普作家,阅读推广人安迪斯晨风所写的《藏在古诗里的博物课》,不仅让孩子能读上朗朗上口的古诗,还能让孩子畅游在博物的世界里!
国学与科学相遇,将是一场非常奇妙的旅程。在旧的知识上建立新的连接,让国学和科普知识融会贯通,花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得到十分的收获。
让孩子做一名诗词大侦探,在古诗词的背后,寻找那些有趣的博物世界,让古诗和现实相连接,看一个跨越千年的美妙而有趣的场景!
读杜牧的《过清华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说的是在唐朝千里飞骑,只为给杨贵妃送新鲜荔枝的故事。唐玄宗icon的宠妃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就命令专人从南方给他运送这种水果!
荔枝虽然吃着味道鲜嫩多汁,但是它“一日而变色,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荔枝就是这么娇贵,且不易保存的水果!
荔枝的果皮上布满了鳞状的突起,就像铠甲战士的护心境一样,但是它的果皮却是很脆弱,只是薄薄的一层,纤维组织很松软,在果皮上有很多的空隙。果皮内的水分就很容易借着那些空隙逃跑,留下一个干巴巴的壳!
荔枝的果皮和果肉之间,没有有 效的水分疏导组织,就在果皮迅速失水的同时,鲜美多汁的果肉拒绝给果皮供水,自己缩成一团。
这就是荔枝的果肉和果皮很容易剥掉的原因,果肉和果皮不“团结”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看看人家苹果和梨,削它们的皮还用刀!
虽然荔枝的果皮摊上这样的“队友”挺倒霉的,但是它的麻烦,还远远没有结束。果皮的内部有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物质,这两种物质会把无色的多酚类物质加工变成黑 色 素,并且它们的加工速度很快。这就是我们看到荔枝的皮在很短的时间内变黑的原因。
荔枝果肉虽然选择了自保,暂时能保持良好的状态。但是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像果皮一样腐 败掉。
荔枝的呼吸强度是梨的5倍,在荔枝从枝头上被摘下来的那一刻,就好像被卡喉咙一样,他张大嘴巴不停的咳咳,呼吸强度会越来越大,果肉内的糖类被迅速的消耗,维生素C因为受到牵连,也会迅速变少!
荔枝在采摘的三日之后,就为香味尽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荔枝们的大喘气造成的结果!
荔枝本身还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她释放一种具有催熟功能的乙烯,乙烯是具有两面性的,不仅可以把青果催熟也可以把熟果催败。荔枝本身释放的乙烯会越来越多,直到把自己催得腐烂变味!
就是因为荔枝本身的“体质”缺 陷和自身的缺点导致荔枝很难保鲜!我们现在能吃到新鲜荔枝,不仅是科技的发展,还有那些辛苦运输人员的努力!
当国学和科学相遇是不是很有意思,在读诗的过程中,还可以享受畅游博物世界的乐趣。
安迪斯晨风所写的《藏在古诗里的博物课》,一定要带孩子读一读,一本书两种价值,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