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端午。正逢女儿出生,家里忙忙叨叨,没有多少过端午的心思;不过为了应景,还是从超市买了两个,趁晚饭准备吃掉。当剥开了两个粽子放在盘子里,蓦地愣了一下——我突然想起了二十年前二姐带我去吃蜜枣粽子的情景。
具体哪年我其实已经不记得了,应该是80年代中期,我上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那时二姐已经辍学上班,家里爸爸工作忙、妈妈忙家务,二姐基本上就算我的半个家长,什么家长会、买衣服等等都是二姐管我。当时家里不宽裕,基本上没有什么零花钱,我也只有在二姐带我上街的时候,能享受到一些零食吃。不过记忆中二姐和我很少在外面吃东西,但马道街南头的小吃店是个例外,好像每年我们都会去一次,至少坚持了三四年。
当时开封马道街还没有翻修,不过已然是步行商业街,早已是开封人购物消费的必到之处。临近马道街南头有个国营小吃店,价格不算贵,生意相当好。当时每年春节前家里一定会给我买一件新衣服,基本上都是二姐带我去,或者和三姐一起;每次逛完马道街,走到南口,二姐就会带我到那个小吃店去,满足我一次口福。
还记得那个小吃店的样子,和现在的很多小吃店布局类似,北面是厨房和交钱、取食品窗口,窗口上面是一块大板子,标注着十几种小吃的价目表——在当时,这已经很丰富了。
每次二姐都会看价目表半天,想给我买点好吃的;不过当她问我想吃什么时,我总是指着第一行字说:就吃这个“蜜枣粽子”吧!
所谓“蜜枣粽子”,其实就是两个普通的粽子,当然已经剥好了,店家只是稍微加热一下,然后放在一个白盘子里,就算一道小吃了。我记得很清楚,“蜜枣粽子”每份0.70元,是所有小吃里面最便宜的,也好像这里惟一低于1元的——我甚至已经忘却了这个小吃店除了这个“蜜枣粽子”之外还卖过什么。
(图片是网络搜索的,当年的“蜜枣粽子”和这个比较像)
每次,二姐就会先帮我找个位置,让我在那里等着;我则眼巴巴地看着二姐去交钱、排队,然后端着一个盘子来到我身边。二姐每次都让我先吃;或者也只吃半个,把剩下的让给我。两块小粽子,我们俩往往要让好几次。
已经不太记得当时蜜枣粽子的味道了,但印象一直非常不错。过了几年,家里其实有钱买点更贵点的小吃了,不过我和二姐到那里,还是会只点蜜枣粽子。再后来,那个小吃店变成了一个小烧烤窗口,我和二姐三姐每次路过也会买两串羊肉串。吃的时候,姐弟相互看一眼,就能感受到彼此眼中的快乐和温馨。
【原作于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