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雄 文|李俊豪

有词曰: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发,说甚龙争虎斗,千载悠悠史,英雄者辈出。

有勇无谋者,不能称为英雄,大谋而怯战者,不能称为英雄。因为无谋则劳其军,空耗军力,终将气尽而败;怯战,未战而先思退,终会畏惧而败。由此观之,英雄当为文韬武略、智勇双全者,至少有思想、有胆量的人才称得起英雄。

本文作者

古语云:“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其实不尽然,提其起这句话,很容易让人想起刘邦和项羽。刘邦虽得天下,却不能称之为英雄。因其心思过于曲折,且善伪装诡辨。韩信初投刘邦时,刘邦以其出身卑贱,不予大任,后萧何晓之以利害,才有了月下追韩信的传奇。刘邦方登坛拜师,托付军中大任,并言“统百万之师,吾不如韩信”,至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之日,又惧韩信功高盖主,终借故杀之。

刘邦工于心计,非真雄也。

有人称项羽为"失败的英雄",易安居士亦有诗曰:"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然窃以为,项羽亦非真英雄也。青梅煮酒论英雄中,曹操曾言:"英雄当有包容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而鸿门宴上,项羽放走刘邦,莫非是一时糊涂,非也。项伯被刘邦收买,劝说项羽,而项羽不能明察秋毫,遇事也不能缜密思考,盲目相信项伯之言,错失良机。而后仅八年,项羽就为这次失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可见其勇猛有余,才智不足且胸无大志。垓下一战,项王兵败,如改过自新,卷土重来,亦可有转机,所谓“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项羽只因"无颜见江东父老”,便自我放弃,更没有勇气面对眼前的失败,自称“时不利兮”,于是以乌江自刎作为逃避。呜呼!项羽至死也不承认自己思想上与战略上有失误,而归罪于天,难怪有人称其为"一浑人尔"。

项羽匹夫之勇,非真英雄也。

纵观古今,英雄,首先应当具备卓越的品质和能力。他们应当有决断的勇气,面对困境时能够坚定不移;他们应当有卓越的智慧,能够洞察事理,做出明智的决策。更重要的是,英雄应当有一颗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心。

荆轲,一个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舍生取义的英雄,他的刺秦行动虽然失败,但其决绝和勇敢令人敬仰。文天祥,一个为民族独立而斗争的英雄,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成为了民族精神的象征。谭嗣同,一个为了国家改革而奋斗的英雄,他为了变法流血牺牲,成为了变法运动的象征。

东坡词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多少自认英雄的人或是自信即成英雄的人,在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风云乱世中几度沉浮,却也渐渐被淘出了历史的长河。悠悠上下五千年,真英雄者,可谓稀矣;真英雄者,令人叹矣!

简评:这是一篇以论述为主的习作,作者通过对英雄的定义和实例的分析,表达了对真英雄的追求和对虚伪英雄的批判。习作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语言流畅,同时通过举例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指导教师:李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